第四百十五章:积累总是有血汗的(1 / 3)

想要富,先修路。

路修好了,再将大规模生产降低了成本后与价格的工具发放下去,生产力提升了,资源运转顺畅了,民生就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经济自然就起来了。

等工业规模扩大了,可出口的商品多了

资金回笼,就能避免一直被大明收割。

而出口的商品,在朱由检的规划中,初期主要还是粮食。

已是七月,辽东田地里的各类庄稼作物的长势都挺不错,世界上最为肥沃的平原土地在奴隶的血汗浇灌下得以开发起步。

大规模种植业的庞大收益将在今年爆发出来。

至于那什么小冰河期。

听着挺害人,对农时农事的影响也十分巨大。

但也绝不可能让这天底下的农人没了活路,田地变成绝地。

实际上,只要利农设施到位,就算是旱了涝了,顶着这小冰期的debuff,照样是能够保收的。

大明农业被祸祸的很惨。x33

其根本原因还是大明的朝政烂掉了。

朝政一烂就是数十上百年,对地方上的管束能力直线下降,自然也就不可能对重要的水利进行修造维护,对牲畜农具调配统筹。

偌大的国度富的流油,也掌握着先进的水利技术,农业技术。

但国家机器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不能给农民兜底,他们就真的只能看天吃饭了。

而救灾赈灾等也根本不到位,且因为崇祯手头没钱,内忧外患,说是赈灾,其实多是镇压或择地安置转为军屯卫所,简称划一块地方让他们熬。

熬过来的,还得变成军户。

崇祯有时候都巴不得灾民造反。

眼睛一闭心一横,杀了省下不少事。

“唉”

喟叹一声,朱由检把辽东的农事折子放下,转而要来纸笔并向下吩咐道:“目前账上的银子除过一部分留作军饷之外都发往辽东,而后续搜到的银两,留作赈灾安置转移流民,难民用。”

“嗻。”

黑旗这边通州自是挺好,之前有八旗圈地跑马,如今黑旗接手过来做土地再分配,把大量的土地收归转而配发给底层平民,各类生产也搞了起来,由于有着不错的人口基础,搞起来不比辽东差。

但八旗出了京师,进入河北与山西。

他们可没有什么周全的政策来与当地的汉民共存。

基本就是强征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