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四章:顺势而为(1 / 3)

大顺在凤翔落脚了。

迁都了。

但这绝对不代表大顺放弃收回西安了。

当天迁都。

当天出征。

唯一的区别就是李自成不用挪动了。

而他也看出来了。

如今大顺的主力阵容在李过与高一功的调整和指挥下做的异常的好比之前他和牛金星主导时做出的安排好处太多。

清军尚未撤离时,顺军就已经在凤翔府一带取得优势了。

正好一个是侄子,一个是妻弟,都是一家人。

也就不多做什么安排了。

当然,如今想来这份优势可能和凤翔府这地方有关。

疑惑的扶额皱眉,李自成也挺纳闷。

醒来后初闻自己身处凤翔城,只是随口赞了一声好名字,出城时想起这个名字就觉得心慌,然后就脑袋疼。

“真是祖宗保佑吧。”

简单做下结论,李自成不打算深究了。

反正有这异状也能涨涨士气,不利用一下可惜了。

得赶紧趁着清军突然退走收复西安才是。

而整体有些狼狈的明军此时自然也正火急火燎的往西安赶。

郑成功经历败退,麾下军容颇有些难看,军资粮秣用度困难,即便汉江再通,船运和陆运的漂没也让大军粮草较之前更显拮据。

他也知晓此时不能全依靠背后的大明隆武朝廷,而是得依靠地方士绅。

但明军占领区的陕南一代士绅显然还是更欢迎李自成的统治。

在满清,大明,和李自成这個本地人中,更倾向于选择本地人。

因为如今的陕南士绅,是李自成对陕西进行重新洗牌后涌现出的新贵,其中多是李自成麾下兵将一手扶持起来的自家人。

满清武力压迫下他们言听计从。

但指望他们支援郑成功所部不太可能。

唯一能作为依靠的。

只有河南河北两地遥遥获取些支援。

“请小姐上船。”

锦衣卫殷切的招呼着,候在上船的板桥边上。

而这板桥连接着一艘巨大宝船和一艘在宝船面前显得格外寒颤细微的舢板。

裴伍适时冷着脸站了过去,摆摆手示意:“避着点。”

“嘶成!您几位请!”

锦衣卫退开,裴伍亲自护送着朱媺娖与一大一小上了船,船下头几名锦衣卫不免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