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八章:好运气(1 / 3)

渐渐的,羌人就在中原王朝的‘感化’下逐步接受了这个称呼,并不可避免的开始顺应这个族类划分来分辨自己的族群。

只是区分的并不怎么靠谱。

黄河九曲一路蜿蜒,就导致了羌人与藏人地界交接之地,河下游的人认为自己是羌人,上游的是藏人,下游的也可能是藏人。x33

而河上下的人可能都是这样以为的。

双方族类划分的不是很清楚,但至少这片交界地的人对待汉人的态度是差不多的。

外来者。

带来压迫的外来者。

所以说巴蜀是个好地方。

进去不容易,出来也难。

而大西在政权转变上不如大顺。

大顺本就在山海关僵持之时就已经开始缓冲转变,离开京师时还带走了大量的匠户宦官等优质人口,还有一個寒冬过度。

而张献忠早在四一年时就把四川霍霍的够呛,后头出川与左良玉相争,于湖广鏖战后再次转入四川,建立大西。

作为一个走哪儿吃哪儿的流寇,还不是四川本地人,统治手段对底层百姓来说也是噩梦级别,大西政权建立之初的稳定程度可想而知。

本来拿下四川全境后大西要出山的,但这时郑成功带兵来了,内部轰然爆发了不少地主叛乱。

郑成功走了,北边打起来了。

向地主阶级妥协后内部稍显稳固的大西又想出山。

可因为‘羌’这个字的存在,羌人们内部氏族异常团结,种群意识也格外强烈。

而大西想要统合众羌藏土司并征兵以求打出巴蜀的行为,顿时激起了叛乱。

“此人不是重点。”

朱由检直接就将粘杆处从大明锦衣卫处弄来的关于大西张献忠的情报丢开。

张献忠值得注意。

但和他比起来,他军中的一些人才是最让朱由检关心,可谓是牵肠挂肚的人。

至于那自那所谓圣喻碑魔改而来的七杀诗也对得上张献忠作为了。

说全是他杀的指定是冤枉。

但说他杀的不多,那也是扯淡。

朱由检只恨自己离四川太远,不然指定不能放任张献忠盘踞四川。

更别说还有发丘他老朱家祖坟这笔账呢!

“让王大伴运作一下吧,待会儿朕列出一个名单,让他暗中对名单上的人进行招抚,如果名单上的人之后被明军俘获了,尽量设法保全下来下一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