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纳捐1(1 / 2)

巍巍大明 秋名山虫子 837 字 10个月前

“据学生了解,我朝农业税税费是三十税一,平均三十亩地才征收一担粮食,如此轻税,老百姓为何还会苦不堪言?原因是到了各地方官员那里,各种加派,导致原本的轻税变成了重税,而今已然加了辽饷,百姓已然不堪重负,如今百姓困苦,朝廷又要加新税,陕西民变之教训不远矣”宋献策看不下去,出来说道。意思就是现在百姓已经困苦不堪,你们还要加新税?逮着一个死劲薅,都薅秃噜皮了,老百姓早晚给你们逼反了。。。

“这特殊时期,当特殊对待,如今国库空虚,外虏肆虐,只能先保国再保家,大不了击退建奴之后,再取消就是了”周登道说道。

“呵呵地方横征暴敛,你征一钱税,地方能抽十钱,就怕建奴还没退,老百姓就先揭竿而起了。”宋献策反唇相讥。心说老百姓都没有活路没有家了,哪个还会去管你的国?x33

“你小子,伶牙俐齿,国事多艰,若非如此,如何渡过眼前的难关?”杨景晨怒斥道。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学生经营皇庄,百姓无不对陛下感恩戴德,而皇庄之外,如同另一个世界,百姓困苦不堪,破衣褴褛,食不果腹,如何还能加派新饷?你们一位要加农税,为何不能加商税?”宋献策怼了回去。你特么逮着农民薅,就那点东西,全给你们嚯嚯完了,还不满足,非要激起民变吗?不是没办法吗,可以啊,收商税!富商有的是钱!

“万万不可,陛下,而今我朝商税已多达数十项之多,万不可再加争,与民争利啊”周登道条件反射的说道。

“为何可以加派农税,却不可加收商税?敢问侯阁老,之前我朝农业税征收几何?商税又征收几何?”宋献策向原户部尚书侯恂问道。

“这”侯恂看向朱由检,犹豫道。

朱由检一看,嘿,税这一块好啊,老本行,于是回道:“但说无妨”

“回陛下,据老臣所知,农税方面,实行夏秋两税,合计收税2217万两。商税方面,钞关收银60万两,盐课106万两,杂项实征65万两,海关合计5万两,合计236万两。。。”侯恂如实汇报。这事儿本来是毕自严的活,奈何今日人未到,就只能侯恂这个前任代劳了。

“什么?就这点?”朱由检心里想想,这大明商税是要改革了,这么大一个国家,就收这点商税,属实不应该。于是眼神看向宋献策。示意继续。

“诸位,现今天灾连连,人祸不断,如此境况,农税尚可折银算到2000多万两,这还不算士大夫及藩王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