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皇庄农垦事(1 / 3)

巍巍大明 秋名山虫子 1238 字 10个月前

大明朝一直存在流民问题,有明以来,边疆一直不太平,在外部天骄不稳定的情况下,内部大量的豪强,地主也大肆兼并土地,加之海禁政策,大量自耕农没有了生活来源,导致流民不断增多。而到了崇祯时代,天灾与人祸并行,流民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话接上回,此时的北京城外聚集大量流民也就不奇怪了。流民的生活比较惨,为防止流民生乱,各地方**禁止流民入城,大量的流民只能依附在城外,做一些低**的活,勉强生存,有的甚至卖儿卖女求活,北京城外不外乎如是。

孙传庭到来后,做事颇有章法,一方面整顿皇庄,安排皇庄内部佃户分田事宜,带皇庄内民众先行签押租赁契约,契约规定:凡与皇家签署租赁契约者,家中男丁按人头数每人可分得田亩二十亩之数。比如一家五口,有爷爷,父亲,儿子三人共可租赁田地六十亩,(至于为何不算女子在内,在这个时代女子的地位,懂得都懂,不赘言。)其他依此类推。佃租收取五成,剩下余粮为百姓自留粮,由百姓自由处置。租期为99年,父死子继,到期后可向相关部门申报签押续约,免手续费。若户主无子嗣,则会在户主死后由皇家收回再行分配。朱由检还特意下旨恩赐,无论何人,凡入皇庄租种土地者一律改为民籍,原来的籍贯一律消除,凡是不租种土地者一律清除出皇庄。

原来的皇庄佃户,称之为佃仆,身份世袭,世代不得脱离佃籍,可谓永无明日。佃仆既需要担负国家赋税又需要上缴田租,可谓一田两税,皇庄的提成租能三倍于民田,“为民厉者,莫如皇庄”。可见皇庄佃户生活的有多么凄惨。

随着新政在皇庄普及,各家佃户被这从天而降的喜讯砸晕了,一时间踊跃报名,生怕自己晚了没赶上。拿到契书的百姓们感觉身上的枷锁被解除,一股岸然的生气由内而外的显现出来,纷纷口呼万岁,跪拜向紫禁城方向,心道新朝新气象,圣天子临朝,老百姓的好日子要来了,转而发自内心的拥护新皇。x33

孙传庭把一切看在眼里,心中亦振奋无比,像他这种层次的人,没有什么事会比比被万民发自内心的拥护、认可更能得到满足感了。暗道,窥一斑而知全豹,陛下当真是圣明天子,大明中兴有望了啊。遂安排执事继续在皇庄组织签押,发放契书。自己则带着锦衣卫和东厂的一些执事去北京城外摆开台面,开始宣读皇帝陛下的政策,招募流民。一开始,百姓看到锦衣缇骑,十分畏惧,大老远便躲开了去。,只是远远在那观望。(这个时代,锦衣卫和东厂的威慑力更加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