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节 为官之道(2 / 3)

狠宋 比萨饼 1292 字 10个月前

等错误,官家可以原谅你,但文官绝对不会放过你!”

所以,一定要慎之,慎之!

孟之祥默然,明白到军官权重,只在野战军任上,待到了朝廷禁军,全不是那一回事。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在享受军队拥戴上台的成果的同时,也对军队充满了本能的不信任感。

于是,宋太祖在进行了“杯酒释兵权”等一系列具体措施解除很多将领兵权的同时(当然手段温和,并没有出现流血事件),更是从机构设置和制度建设方面对军队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而宋太宗赵光义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完善,从而正式确定了有宋一朝对军权的极端限制分割的“重文轻武”的局面。

达到了预期效果,但负面作用更是不可估量

客观的说,宋朝的这套复杂、精巧的军权分制手段,确实达到了预期目的。有宋一朝,尽管自始至终都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和入侵,但内部再也没有出现自称体系手握重兵的军阀,更没有出现唐朝后期和五代十国地方割据的局面。m.bīQikμ.ИěΤ

尽管宋朝也不时涌现狄青、种师道、宗泽、岳飞、韩世忠等统帅名将,但他们早已没有那种“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气度和独立性,而仅仅是作为大宋王朝军事方面的高级打工仔而存在,还受到皇帝和掌握话语权的文官系统的猜忌和排斥,轻则丧失权柄,重则含冤而亡。

孟之祥之所以能够一步登天,除了他给朝廷争光之外,主要原因是他年龄小,才十八岁,还没加冠,也没结婚呢,朝廷君臣们认为他是个小娃娃,可以影响他,对他警惕心相对不那么重(当然他们没想到他芯子是个老阴比,来多少糖衣炮弹都是糖衣照吃,炮弹扔回)。

要是他三十岁的话,又是归正人出身,朝廷绝不是这么好说话了。

今天是孟之祥以“准备派遣”官职上班的第一天,“干办公事”陶文龙亲自带他去了枢密院、殿前司和兵部,以及三司使等相关业务部门转了转,让大伙儿清楚他的到来,熟悉一下相关官员。

对比孟之祥任统制官时的冷漠,现在的陶文龙可谓是热情有加,搞得孟之祥之前被他放了一飞刀的仇恨都觉得淡化了许多!

随即警告自己,还是要当心,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应该有!

去到枢密院,正常情况下哪怕他是“准备派遣”官职,也见不到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的陈贵谊这样的大佬,但他以子侄辈的身份拜见,就可以见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