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 变味的攻击战(2 / 3)

狠宋 比萨饼 1087 字 10个月前

祥的部队只作壁上观,顶多就是放放箭,掩护一下。

没办法,他的功劳太多了,每战必胜,如果他去攻打敌寨,很可能佯攻变主攻,一攻就下。

问题是吃独食会讨人嫌,并且也得让其他部队有锻炼和立功的机会呀。

道理不必与孟之祥说,他很理解,老老实实地带着本营的士兵们利用免费放箭的机会加强弓箭练习。

一支强大的宋军部队的长处在于弓箭,即你部队弓箭好,才算得上是正宗的宋军。

宋军中兵器的配置是以弓弩为主的,自北宋至南宋,弓弩手一般都占了军士的大部分,弓弩作为主要兵器占有重要的地位。

按当时的军制,马步军中每一都均约一百人,而其中弓弩手均占了军士的大部分。ъΙQǐkU.йEτ

南宋时,宋军“诸路禁军近法以十分为率,二分习弓,六分习弩,余二分习枪、牌”。

对于这种以弓弩为主的武器配置,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战争从最开始贴身肉搏的近战逐渐发展到远程攻击应是军事技术发展的一个潮流和趋势,这样是一方面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己方人员的伤亡,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攻击敌军的效率。二是由于宋军的作战对象决定的。

辽、西夏、金、蒙古等皆为马上民族,骑兵为主,而对于宋朝来讲,其传统战马产区几乎均被敌对势力所占据,军中战马奇缺,而主观上又不重视骑兵建设,所以只能以步兵为主,而无法像汉武帝对付匈奴一样以骑兵制骑兵,就不得不倚赖长程武器来攻击对方。

除了部队中大量装备弓弩,宋军的弓箭供应给力,大量制造弓箭,如天禧四年年四月,诏“南作坊之西偏为弓弩造箭院”增加弓弩箭链的制作数量,“诸州有作院,岁造弓弩箭、韧、甲胃、箭链等凡六百二十徐万”。

说游牧民族弓箭厉害,实际上汉人的弓箭并不逊色,武帝时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五千步兵力战八万匈奴兵,汉兵凭借着手上的弓弩,匈奴兵根本奈何不得汉兵,要不是李广利军中箭尽,又有叛徒告密,只怕汉军是战士长歌入汉关而不是全军覆没。

之前孟之祥练兵是专注刀枪,现在有机会练习弓箭那是人人刻苦,每个人都抓紧时间练习。

一是孟之祥、老董主仆俩和教头周盛的言传身教,他们都受过科班式的弓箭训练,懂得如何训练出合格的弓箭手,他们通力合作,让士兵们练臂力和眼力,传授射箭的窍门,二是他们的努力,士兵们练到进步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