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6章 老子要发财了(1 / 3)

我的1992 三次元不行吗 1238 字 10个月前

孙建国不敢相信:“啥?真的?你别拿我开涮?!”

“你自己过来看看!”王超朝阅报栏里一指,“写着你名字呢!”

孙建国连忙跑过去。

正主来了,围观的人群自动给他闪开一条通道。

孙建国走近跟前一看,怪不得老李给他打电话呢,原来他的文章真的登上人民晚报了。

作者信息这一行被人用红笔圈了出来,应该是放进阅报栏之前干的。

第一作者是孙建国。

第二作者杨康,估计是老陈带的研究生,应该是他对文章进行的润色。

通讯作者是老陈。

三个作者的工作单位都是江城理工。

这一行被人用红笔圈了好几圈,非常醒目。

估计这也是这么多人围观的原因。

本校的文章登上人民晚报,跟科研论文被nature刊登、文艺工作者被选上春晚是同一个量级的大事。x33

孙建国实在没想到他那篇应付老陈刁难的文章能登上人民晚报。

那可不是普通的报纸,一向被视为官媒正统,某种意义上它的态度就代表了官家的态度。

他们不仅转载了孙建国的文章,还在后面刊发了评论员文章。

先是详细描述了这次“颠覆式创新”理论大讨论的来龙去脉。孙建国跟北方传奇的千万大赌约又被挖了出来,各方的回应和评论也做了总结归纳。

然后对文章本身大加赞扬,连带着江城理工、丽云计算机的收银系统也受到点名了表扬。

接下来重点结合孙建国的文章,对革命胜利的必然性又做了阐述。

最后话锋一转,借用文章最后三句话,点出不仅华夏高校应该做到三个代表,我党更应该以此为己任,继续艰苦奋斗。

这下关于“颠覆式创新”的争论算是盖棺定论了。

而作为一直处在风暴中心的孙建国,如何不明白,在华夏,官方的点名表扬和肯定代表了什么?

他激动得语无伦次,嘴里不停的重复着一句话:“老子要发财了,老子要发财了”

王超:“发财?人民报能给你多少稿费?”

孙建国翻了个白眼:“稿费?你见过谁靠着稿费能发财?”

这个时代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都吃不上饱饭,何况是他。

京都,北方传奇总部,老刘办公室。

杨远青推开门、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