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辽帝南巡雁门关(2 / 5)

大宋医相 将臣一怒 2163 字 10个月前

的垫脚石,就连勉强推行的青苗法也是**版的。

“年息一分,外加严控民间高利贷,青苗法聚财的作用已经大减。”曾布皱眉道。

当年新法之所以被宋神宗重用,其最大的原因就是能够聚财,缓解大宋财政危机。

如今**版的青苗法已经虽然能够盈利,却需要长达十年方可见效,再加上民间高利贷降息,年息一分的青苗法,并无太大的优势。

利息大降百姓满意,于国有利,但是对于**来说,却极为不利,新法失去了聚财之作用,**作用自然也大减。

而范正的邪方中,无论户部发行国债,还是玻璃产品,皆是日进斗金、立竿见影。

王棣苦笑道:“何止如此,医家义庄也经常捣乱,赤贫百姓乃是急需青苗钱之人,然而义庄总在春耕和秋耕之时,大量给赤贫百姓捐赠粮种,哪怕青苗钱降到一分的利息,百姓甚至去医院卖血,也不愿意借青苗钱。”

苗法之所以叫青苗法,就是因为其最初就是目的借贷给身无分文的贫苦百姓粮种,让其安心播种粮食,等到粮食收获的时候,再还粮食。

经过一代代改进,青苗法从最初的借良种,变成了官方借贷。

什么人连粮种都需要,自然是赤贫之人,新法中青苗法赚钱的一个最大的来源就是赤贫百姓借贷粮种。

王安石变法之所以褒贬不一,就是因为本意看似极好,然而行事的时候却极为粗暴,将好事办坏。

赤贫之户还款的能力本就不高,为了确保青苗钱能够按时收回,新法就强行让上户中户为赤贫之户作保,如果赤贫之户不能还款,那就要为其作保的上户和中户来还,以此来保证朝廷的利益。

如今青苗法降息为一分利息,同时让民间自愿作保,本来收益就不高,义庄再不断捣乱,赤贫之户的青苗钱份额大量流失,青苗法的收益将会更低了。

一旁的曾布点头道:“只要是变法,只要是对大宋有好处,怎么变都无所谓。”

“如今的新法,还能叫新法么?依我看不如叫医法得了!”王棣愤愤不平道。

王棣最大的资本就是王安之嫡孙子的名声,新法推行要么被范正的邪方取代,要么被**,早已经改的面目全非了,自然让王棣心生不满。

“谁让我们当年的新法争议太,范正的方子虽邪,然而却屡出奇效,就拿摊役入亩来说再加上农药配合使用,让民间争议大减,足以胜过方田均税和免役法。”蔡卞叹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