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恶政大赦天下(2 / 3)

大宋医相 将臣一怒 1136 字 10个月前

“律法的威严得不到体现,罪犯自然肆无忌惮,微臣和法医苏遁相交莫逆,据其统计,至仁宗以来,每年地方奏裁的死亡人数稳定在2000人以上,高出汉唐数倍,而这些死刑之人通常经过大赦,死罪变流放,轻罪直接就释放了,一年两赦,什么刑罚逃脱不了?”

满朝官员顿时郝然。

范正随即脸色一变,一脸蛮横模仿恶霸的声音道:“老子欺负你、抢你钱财又如何?再多不过是坐几天牢罢了,你若敢不识相,老子出来之后,杀**,遇到特赦照样死不了!朝堂屡次大赦天下,岂不是纵容罪犯为恶,天下百姓因此忍气吞声,备受欺凌。”

这一次连高太后的老脸也挂不住了,经她之手大赦天下的次数同样也不少,有时候杀人同样也是在特赦之列,她还沾沾自喜自认为仁政。

“此次官家下达惩奸除恶令,屡教不改者多达七成以上,此事刑部应该心知肚明。”范正看向刑部众人。

“范太丞所言不假,很多罪犯特赦之后,复犯率极高。”刑部尚书无奈道。

“如果在让其逍遥法外,恐怕依旧会四下为恶,非但不能为皇室祈福,反而会危害大宋百姓。”范正乘胜追击道。

范纯仁也是心中一叹道:“启禀太后,景祐元年,御史庞籍上书曰:赦者,政教之大患,不可常用。罪者不能自新,将复为恶,百姓苦主,未必不心生怨恨。”

“至和二年,知谏院范镇亦上书皇帝一年数赦,甚为不妥。”苏辙也进言道。

吕大防也出列道:“启禀太皇太后,司马相公也曾经上书神宗,直曰:赦者,害多而利少,非国家之善政也,无辜则赦,有罪则诛,方可迎致太和。”

苏轼也愤然道:“民间亦又一例让人痛心疾首:婺州富人卢助教,一日到佃户家收租,被佃户杀害,杀人的凶犯虽然被判了死刑,却遇上“赦恩获免”,获释之后,竟然再次来到卢氏之门前,侮辱道:助教为何不再下田庄收租了?”

……………………

其实面对大赦天下之道,群臣的意见大多反对,而帝王往往为了自己所谓的仁义名声而肆意妄为。

面对群臣的反对,高太后心中动摇,然而长久以来她都是独断乾纲,再加上官家首次和她公然对抗,这让她骑虎难下。

范正话语一转道:“微臣认为大赦天下推行,固然要体现官家仁恕,又要兼顾律法的严峻,比如说,谋杀或者极为恶劣的罪犯不得赦免,否则其得不到严惩,日后必然还会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