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七章 农业(2 / 4)

是一朝一夕能够更改的。

刘然平静的看着众人道:“你们如今耕种二百亩地,每亩地收成为几?”

闻言,众人思索一番纷纷答道:“不到半石。”

沈括在梦溪笔谈记载,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所谓九十二斤半是宋斤,宋斤为后世两斤,正所谓半斤八两。

刘然微微点头,所谓一石便是九十二斤半,而这九十二斤半又是宋斤,半斤八两便是如此,而不到半石实际上就是六七十斤顶了天了,就算是他在这种粗种粗收的种植技术下,也就只有七十三斤而已。

弓箭手是耕种一体的职业,兼职农夫和士卒的责任,无战可忙于农事,有战事就化为士卒镇守边境。在刘然看来这一招可就太坑了,简直就是把弓箭手当作**来玩,只要种过田的都知道,伺候田比伺候爹还要累,没有除草剂,没有杀虫剂,更没有化肥的年代,全凭人力来耕种,这也就算了,身在边疆地区的弓箭手,可以用朝不保夕来形容,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突然遭受敌人的袭击,根本无法安心种植。筆趣庫

种田,种田,极需在一个稳定的环境耕种,就弓箭手这种在刀口舔血的职业,何来稳定的环境,最重要的是,全凭凭人力来耕种的时代,哪来那么多时间来耕种,后世仅凭人力,没有各种农药,全凭人力来耕种,一个人顾得上十亩田都算这个人是时间管理大师了。更别说有着二百亩地的弓箭手,不仅仅只要伺候田,还要训练,杀敌,哪来那么多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有粗放粗收,能收成多少,全凭运气。

根据刘然所知,弓箭手更加难受的一点,是在于不仅仅只在一地守卫边境,就如张俊而言,他本是三阳寨的弓箭手,曾就派往岭南地区和安南人厮杀过,这就是弓箭手其中的一个责任,名为长行。

只要一想,刘然就知道这里面是有多大的问题,长行的弓箭手被派往别处,剩下的田亩怎么办?如果有家人耕种还好,倘若孤家寡人的弓箭手,回来也只能对着无收成的粮田发呆了。

而刘然所想,恰是弓箭手为何在北宋时期被范仲淹,王安石视为比禁军更好的兵种,却又在北宋灭亡之后,退出了历史舞台的缘故。仅仅就是这个制度,在稳定时期尚可,一旦天下大乱,到处被派遣的弓箭手,面对无尽的厮杀,换来的只是粮田里的绝收,最终这个堪称辉煌的兵种,也只能消失在历史尘埃里。

望着众人道:“我这有一种植的法子,但却极为耗时,倘若你们耕种二百亩,定难以进行,但只耕种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