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唉声又叹气(2 / 3)

家兄宋太祖 九宫格夫妻 1125 字 10个月前

皇帝和大臣,本来就是博弈的,赵光美也不过就是懒得去藏着掖着,向来都是把事情都摆在明面上而已么。

当天回去,赵光美便借着商行直接通过商行的影响力,动员了禁军的上上下下,开始联名上折,弹劾王继勋的奏折像是雪片子一样的堆满了赵匡胤的书案。

同时,赵光美自请由商行带头,对禁军上下展开大筛查,甚至是建立一个专属于军队内部的军事法庭,由商行负责出钱成立,由老将、老兵组成委员会,专门监督禁军之中的中高级官员的不法之事。

而且赵光美还在军中造势,称,这件事如果做不成,朝廷就一定会派文官来管咱们,我来管,总好过文官来管,毕竟商行都是自己人啊,咱们禁军,有能力自证清白。

赵匡胤直接把赵光义叫来,将赵光美的折子递给他看到:“咱们这个三弟现在可了不得了,敢跟我逼宫了,你看,你还有招没?”

赵光义都傻了,他能有什么招?只能闭着嘴巴不说话。

“王继勋的事儿你怎么看,到底是皇后的亲弟弟,能不能,给他一条活路?”

赵光义也是憋屈,却也只好道:“大哥你若是顾念亲情,绕他一条性命,那是您的仁义,天下人就算是再如何不满,但是君命难违,谁也说不得什么,可您要是问我……我也只能说,此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说着,他自己都忍不住唉声叹气了起来。

‘这不应该是我的词儿啊,这不应该是三弟的词儿么?’

本来,这是他准备利用李处耘之事往赵光美身上使的招,因为赵光美迫于立场问题,就算明知道他是在借李处耘之事扩大打击面,趁机挤压商行权力,他也只能忍着,因为赵光美是万万不敢在这件事上跟他唱反调的。

可怎么这李处耘就变成王继勋了呢。

很明显么,赵光美却是要借着王继勋的事情来扩大商行的权力了,而站在赵光义的立场上……他还真的只能捏着鼻子支持。

文官,玩的就是道德绑架,他们手无缚鸡之力,全靠一张嘴,尤其是李处耘这事儿出了以后,大家搞舆论搞的这事儿都已经天理难容了,结果现在冒出来一个王继勋,其行为比李处耘要过分十倍,百倍不止。

难道他们这些文官还能出尔反尔,把王继勋轻轻的放下么?

赵光美自始至终都没跟他交手,但他却有种被重锤给锤了的感觉。

这是我的招啊!

这怎么还以其人之道还治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