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杯酒释兵权(2 / 5)

家兄宋太祖 九宫格夫妻 2086 字 10个月前

是硬骨头,敢于死谏,为公理不惧一死一样,但当这些个混不吝的兵痞把刀子抽出来之后,一个个的却是比兔子还乖巧,就连那属鸭子的张霭都偃旗息鼓,借着生病的理由连家里大门都不敢出了。

一时间,赵光美在禁军中的威望扶摇直上,如日中天,赵匡胤老大他老二的这么个风头愣是被生吹了起来。

当然,满朝文官中许多人现在真的有点恨他不死的那个意思了,明面上不敢说什么,但背地里把他骂成桀纣,咒他不得好死的人简直多了去了。

文官也不傻,相反他们很聪明,赵光美现在的意思,根本已经不是与民争利的事儿了,分明就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建立一套前人未曾设想过的**制度,建立商行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呢?

既然要打压地主阶级,那么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废除科举考试了?这不是生死仇敌是什么?

事实上连赵匡胤都被赵光美这一招给晃得不轻,有一种被他架在火上烤的感觉,同时也意识到,自家这个十四岁的弟弟非但已经长大了,就连翅膀也已经渐渐的硬了。

这个公开课,虽说是自己因势利导逼着他下场的,但他却也是顺水推舟,直接通过这样的把自己的**目的挑明,分明就是在逼着自己认可他,他此前所设想的种种改革禁军之法,也不可能饶得过赵光美了。

不夸张的说,赵光美现在至少,拥有了和赵普争夺相权的资格,而且赵匡胤看得出,他对他的新政是有执着的。

长大了啊,真的长大了,不但拥有了自己的**理想,还有一定要实现**理想的决心和手段。

当然,也越来越难管了。

嘿,真不愧是我的亲弟弟。

其实封建王朝,本质上确实也就那么点事儿,本质上北宋能够结束五代乱世,靠的就是抑制禁军,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地主经济,地主中少部分再通过科举进入朝堂掌握国家权力,朝廷则不遗余力的抬高他们的地位,具体表现在朝堂上自然就是重文轻武,因为禁军本质上已经完全是一个新兴的社会阶级了,文与武的矛盾说到底是旧阶级和新生阶级的矛盾,这不是谁多吃一口谁少吃一口的问题,而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而等到蒙元入主天下将一切砸了个稀巴烂之后,明清两代君主实际上做的事儿就是彻底压制,甚至将新兴阶级斩草除根,完全恢复地主经济,拽着社会回到了唐代以前,换取天下稳定而已。

如果不考虑民族区别的问题,满清的八旗和关中府兵,真的有什么区别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