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龙有逆鳞(2 / 3)

家兄宋太祖 九宫格夫妻 1181 字 10个月前

敢谏言他稍微提防一下赵二,或是三储君之策太过奇葩的大臣,往往都没什么好下场。

别说是一个小宦官,张琼怎么样?那是他的心腹爱将,以前战场上曾经救过赵匡胤的性命,军改之后接替赵光义的首任殿前都虞侯。

然而就是因为他接替了赵光义的班,为人又没有城府心机不会夹着尾巴做人,仗着对赵匡胤的救命之恩对赵光义不敬,最后不也被人活活打死了么?还是当着赵匡胤的面。

相反你要是骂他本人,只要你说得有理有据,他可能还真不在乎,甚至有时候翻脸骂了你,事后还会给你赔礼道歉。

赵光义本质上就是一介书生,哪有那么大的本事只手遮天,权倾朝野,说白了都是赵匡胤惯得,等后来赵德昭慢慢长大,又闹出迁都之事来的时候他醒悟过来也早就都已经晚了。

也正是赵光美知道赵匡胤的性格如此,是真不会猜忌自己,所以才会如此的肆无忌惮,想要什么直接就说了,从不拐弯抹角,给了最好不给拉倒呗。

再说他毕竟还是一个小孩子,年龄小虽然有着诸多的不方便,但自然也有好处,不管干了什么冒失的事儿,不合适的事儿,大家当他是个孩子哈哈一笑也就过去了,赵匡胤这种性子哪会多想。

一个小孩子,即使是让天下人都知道你莽撞,冒失,那也不算是什么毛病,相反,若是让人觉得你有城府,那才是真的缺心眼。

老子一个天潢贵胄,少年英才,既有当开国皇帝的亲哥和疼小儿子的太后罩着,又有逼降韩通,收复北汉的威望镇着,我还要城府干什么?

现在多好,考个进士,就能当节度使,这多省心。

虽说都是话赶话赶上去的,但是赵光美还真不是太犯怵,不就是区区一个科举么,当天晚上回家,就开始了他的闭门苦读,就连给张灵儿讲医学知识都是敷衍了事,命人给他抓几只活的青蛙切着玩,就不再理她了。

宋初太祖朝的科举不比太宗朝,科举的录取人数很少,几乎是缺几个就录几个,一般也就二十来个。

宋朝冗官是太宗朝,也就是赵二才开始的,赵二之后每科都恨不得录取几百个人。

说白了,冗官是根基不稳的皇帝抓政权最容易的方式,原本需要二十个人干的活儿,我一口气扔进去二百个,那每个人的权力不就都稀释了十倍么?谁还能当权臣威胁我的地位?

武则天当年也是这么干的,干完之后唐朝就拉稀了,这种事儿从来都是放口容易收口难,官僚机构只听说过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