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更轻松的挣钱方式(1 / 3)

到高海,秦向河没做别的,先是在酒店饱睡了一天一夜。

在广柔这些天,大大小小的工厂,考察了二十多个。

真是跑得没日没夜,累的厉害。

从另一方面,也说明现在磁带市场多杂乱。

也见识了歌碟盗版的混乱。

这边的小作坊,最大规模也不过二、三十人。

从就近的杂牌磁带厂,比对一个相对便宜的拉回来,便直接内录打包装。

收音机刚进国内时,连同歌带都十分的昂贵。

想听更多的歌,但歌带却买不起,于是就用空白带,自己用收录机翻录。

而等翻录个五、六轮下来,那些歌曲都快听不出旋律了。

然,即使这样的磁带,也有人奉若珍宝。

在这样情况下,就催生出了现在的盗版歌带市场。HTtρs://Μ.Ъīqiκυ.ΠEt

至于说版权!

这时候,偏远地区很多地方连饭都还吃不饱,谁还在意版权不版权的。

不客气的说,此时的监管部门,都还没有太多版权意识,别说一般民众。

故此,各种音像店、商场,乃至街边小卖部,都正大光明地把盗版磁带摆上货架,大卖特卖。

为了极大榨取利润,盗版小作坊肯定是哪家磁带便宜选哪家,质量好不好,真的无所谓。

至于翻录设备,还算有良心的,就像秦向河在广柔收购的那家,至少过得去。

这样,即使用了品质堪忧的磁带,也依然录出相对较好的音质。

而有的小作坊,录的歌碟,甚至只勉强听出个旋律。

即使如此,市场上也供不应求,顶多,顾客买了教训,以后不再买这家就是。

然后,这个小作坊换个牌子继续……

这也是市场越来越混乱,越来越被大众所诟病鄙夷原因所在。

然经济条件在那,买一盘正版磁带的钱,再凑点,就能多买一盘盗版了。

更何况,鉴于此时的欣赏水平,大家对音质要求真的很低。

睡足吃饱,秦向河带林四丫,去了浦沿区找赵玉民,谈买车的事。

赵玉民自是一口应下,还答应提车付尾款时,会给个较为优惠价格。

毕竟一次性购买三辆车,算的上大客户了。

这也让赵玉民惊讶秦向河这半年的发展,若是只守着当初国库券挣的,根本不可能如此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