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话:没到那个程度(2 / 3)

铺子不方便,徐春山就让大家都到他们那宅子里过。

吃饭的时候,留了徐二郎看着铺子,将饭送给他就是。

吃罢晚饭,还未日暮黄昏,整个城里就涌动起来,城外的百姓赶着进城来,城里的百姓也倾巢出动,皆为了去观赏那花灯的热闹。

今儿府城包括江阳县那边都不宵禁,江阳县跟府城交界的坊门也不会闭,彻夜畅通。

各种灯会佳节之时,府城中最热闹的就是南门大街了。

一条长街挂满了灯笼,一直延伸到尽头的鹳溪桥,此时,整个长街上都是人潮如织。

徐茵茵带着幕篱,拉紧了通往带了幕篱的徐五丫,身量高挑的细辛紧紧的护在徐茵茵身侧,同行的还有徐达骏和徐三郎,几人摩肩擦踵在人流里,看着过往的各种花灯,迷得都花了眼。

一路挤到鹳溪桥下,等了许久,才在人群里瞧见了正从桥那头过来的张家周家等人。

两厢碰了面,徐达骏给张大舅他们这些大人指路南门大街上的一家茶楼,今儿徐春山在那里定了一个大包厢,专门看灯会。

就在那茶楼不远,摆了大台子,正表演杂耍这些呢,还有舞狮舞龙会经过茶楼,在楼上,看得更清楚。

张大舅等人记下了,不忘嘱咐各家的娃们注意安全,玩够了就去茶楼找他们,然后便即往那边去了。

剩下张大郎等一干年轻人,自然是逛着才热闹的,也不嫌挤,说着话就涌入了人群。

看灯去!

上元节灯会,府城里办的隆重,舞狮舞龙杂耍戏法,应有尽有,自然,也是少不了猜灯谜。

灯会灯会,手里不提着灯怎么行?

所以作为对府城已经很熟了的徐达骏一马当先,带着一众老表姊妹们,直奔灯谜摊子去。

都看上哪个灯了?咱们猜它!

张三郎周三郎这些小子可兴奋得很,指着这个灯哪个灯的,就拉着让徐达骏猜呢。

他们猜这个是不在行的,一群人加起来,也就徐达骏这个读书好的!

哦,现在还有徐三郎,听说也识字了,所以挤不到徐达骏身边的,就扒拉徐三郎去了。

至于女孩子们,知道徐茵茵也是识字的,自然都把她围了起来。

一路上一起逃荒,大家可是有革命友谊的,尽管现下境况不同,徐茵茵穿得漂亮的跟个城里大小姐似的,张大丫她们也没有觉得拘谨,不敢靠近似的。

且因为徐茵茵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