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报道(1 / 7)

两日之后。

紫禁城。

乾清宫。

今日的天气不好,已至辰时,但这天依然不太透亮。

日头藏藏掖掖的躲在厚厚的云层之中,只偶尔露一道身影,悄摸摸的勉强撒出一些光。

不好的天气里,已近十月的日子,温度显得更加低了。

刚下肩舆,落在乾清宫前,弘治皇帝朱佑樘忍不住裹了裹身上的披风,抬头看了看天。

还真冷呢!

早朝结束了,又是一个似乎勤勉,但大概只是坐着听了几段程式汇报的早朝,朱佑樘感受最多是那凄厉的凉风。

一个多时辰的静坐之中,大臣依次出列了几位,说了些什么,此时他大致是没多少印象的。

他脑子实际上是转了一个多时辰,也无心去听。

不是他不勤勉,可他知道,听了大致无用,说了亦是无用,该执行要执行的,早就在朝会之外就定下了。

大明立国百余年,到如今已是有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朝政运转体制,真正需要在早朝上解决的事,不说绝无仅有,至少也是少有。

盖因为,大臣们知道,除非弹劾,其他的事在早朝之时,压根解决不了。辅政大臣们不会说,皇帝当场点头拍板亦是无用,因为制度和程序便是如此。

也难怪那么多大臣缺席早朝了,今日腰疼,明日咳嗽,后日伤风,总之各种各样的大小毛病缺席早朝。

我也想缺席啊,我也想请假啊,可我能吗?

朱佑樘心里突然有些黯然,他感觉有些迷惘。

他知道自己只是中人之资,并非是那些英明神武的君王,像是太祖那般上马掌军征战,下马治国安民,他根本就不敢奢望。

可谁能没点理想呢?有理想自然想去做。但无形的事实,残酷的告诉他,你不行。你连出紫禁城都不可以,必须每日早朝,即便昨日休息不好,咳嗽了半夜,也依然要来。

几百近千位该当早朝的朝臣,小半小半,今日一波,明日一拨,后日再一波,除了几位阁老重臣,余者似乎是换着班的来。

而他,却必须是日日勤勉,风雨无阻!

若是真就能倒也罢了,可如今……

我一定是错的吗?也许是吧,但不能有所尝试吗?

朱佑樘再次在心里给了自己一个疑问。

这时,乾清宫内侍陈准从殿内走了出来,小心的迎到朱佑樘身边,躬身道:“皇爷,外面风大,宫里暖和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