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乡贤(2 / 4)

辈,从礼数上来讲,万万不该在这个时候主动上门拜会才对,但他就是来了。

事实上,不仅仅只是这位三叔公,葡萄藤下还坐着六七位年纪不等的、或眼熟、或不眼熟的长辈。

这些人都是被提前打好了招呼,今天一起被约过来的,而且全都是附近村子里真正说得上话的人……也就是所谓的“乡贤”。

需要强调的一点,在千禧年以前,乡贤有可能是村子里的一二把手,但村一二把手却未必一定都是乡贤,这里面的猫猫道道委实有点多……但整体来说,彼时的齐鲁农村,这种情况跟南方某些地区的宗祠文化有些类似。

杨默笑吟吟地看着这位热情无比的三叔公,捕捉到了对方眼神中的那丝渴望,

而土狗同学却能一脸愧疚地表示今天晚上还得回钻探公司,等有机会了,一定会登门,品尝品尝三叔婆的手艺。

他当然知道为什么这位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却活成了人精的三叔公为什么会对自己,尤其是土狗丫头这么热情。

去年帮小仓村解决了修路费用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就在半个多月前,杨默所在的村子,成为了第五农场青椒、大蒜、花椒和蚕豆的指定种植地之一……虽然收购的量不是很大,但给的价格却着实不错,最起码比种粮食划算的多,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为什么。

事实上,随着那十几家合作单位在杨默的指示下,借着“化解三角债”的时机在推动上下游重组之余,也同样趁着这个大好时机开始了供应链的梳理和流程重组,出于外人看不懂的一些考虑,像这样明明自己也有原料生产能力,但却外包给当地农户的事情委实不少……而且随着重组进程的加快,这种外包行为越来越多。

这位三叔公之所以对土狗同学这位小辈这么热情,甚至比杨默还来的亲近,说白了就是期盼着吕莹莹能不能从中周璇一下,看能不能让自个的村子也沾点好处,拿点订单。

之所以把重点瞄准吕莹莹而非杨默,其实原因很简单。

杨默这个经营指导小组的组长固然手握一票子项目的生杀大权,但他却是隐于幕后,而且主要跟合作单位的高层对接,因此只有国企系统内的人或者参与了这些项目的人才知晓他的厉害……甚至对于那些合作单位而言,普通的职工都未必知晓,要有一定的职位和干系才能接触到他的名字。

想想看,连国企系统里面的人都未必听说过他的名字,更何况村里面的人?

但吕莹莹不一样了。

土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