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杨默给出来的建议(2 / 4)

但当下有着高昂无比的物流费用制约,也委实赚不到什么钱。

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那位新经理是本地人,这种乡镇企业又有着极强的因果制约,人家早就卷着铺盖跑了。

还是那句话,如果是别人向他推荐把这家食品加工厂列为试点项目,他肯定早就敲着桌子喷过去了——这家食品厂除了那个配有发电装置的冷库和那两套都快可以丢进**堆的小型生产线,还有什么是值得人惦记的?

但眼下推荐的人是杨默,张文顺就不得不认真探寻起来其中的原委了——这小子虽然平日里总是偷奸耍滑,但却绝不是说话不过脑子的人。

………………

见到这胖子并没有第一时间出口反对,而是询问起其中的缘由,杨默满意的笑了笑。

“主任,之所以没有推荐那些乍眼看上去利润更高,经营状况更好的轻工项目,而是推荐这么一家看起来一无是处的食品加工厂,其实无非是出于三方面因素的考虑。”

说着,杨默毫不见外地从这货的桌子上摸了一枝大福过来:“第一,所有三产试点项目的根本立足点就是解决公司家属和闲散职工的就业问题,因此只要能保持运营,试点项目的利润高与低并不重要,但能不能解决就业问题却很重要——这是后续一系列计划的生存基石,也是咱们的站位制高点,一旦丧失了计划的【正义性】,效益再好也是白搭!”

张文顺认可地点了点头,说白了只要能勉强维持这些项目运营的同时解决大量就业,他就是谁也无法撼动的第一功臣;相反如果光有效益却不能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的话,随时就有可能被别人摘果子。

想到这,他有些疑惑地看着杨默:“这话没问题,但是……这个食品加工厂毕竟只是个小厂,里面更是已经塞进去了八十多号人……在一切求稳的初期,我们不可能大肆优化人家的工人,所以……让他们挂靠后,真的能有效解决咱们家属的就业问题?”

杨默笑了笑:“主任,有句老话说得好:【功夫在诗外】……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评估一个项目能不能有效带动就业,并不是看它的具象价值载体能提供多少就业岗位,而是要看它牵扯到上下游产业链有多长,那些能被有效影响到的上下游单位,能定向提供多少就业岗位……咱们国家之所以反复研究,讨论要不要把房地产作为拉动经济的支柱产业,原因就是因为它涉及到的产业链够长!”

看着张主任沉思的模样,杨默补充一句:“按理来说,这种食品加工厂虽然也涉及到了一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