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是时候展现你们的压箱底本事了(1 / 3)

其实杜豪思索再三,感觉目前能迅速江城所的无非就是两条路。

一条是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给拿到手,一个项目就可以拨付个几万亿。

另外一条道路,就是走军民融合的路子,利用军工的技术去民用市场赚钱。

第二条路子,倒是杜豪最近才发现的。

之前说实话,他打心眼里是有些看不起民用技术的,认为那些都是过家家的玩意。

毕竟,一个国家最尖端的技术,肯定是首先在军事上运用。

而且,很多军事的高科技,也根本没有进入到民用市场当中,主要原因是老百姓他用不上啊......

试想一下,核武器、****这些技术,怎么可能在民用领域运用?

还有一些非常昂贵的技术,比如隐身战机外层的吸波涂料,除了会在歼二零这种大杀器上不计成本的使用之外,

现实中根本不会用到。

因此,杜豪觉着只有军工科研才是搞研发的正道,去搞民品研发简直就是不入流.......wwω.ЪiqíΚù.ИěT

只有那些成绩差的普通高校毕业生才会去做.......

但是,最近和江城摩托以及其老总蔡建设的打交道,让杜豪算是看到了民品的魅力。

也不是其他什么能够吸引到杜豪,

就是单纯的能赚钱........

只是随便帮这蔡建设整了点技术改动,就有四千亿入账,而且后期还有分红。

保守估计,这一波可以赚个一万亿。

如果放在国家的军工项目里,这一万亿绝对算是大工程才会有的财政拨付了。

但似乎........在蔡建设那边弄钱就十分简单?

而且还不需要走这么多流程?

所以,来钱快,而且上手容易,只要技术过硬就能赚大钱,那还要傻自行车呢?

杜豪越想,越觉得自己发现了一条新的道路。

当然,并不是说国家项目这边要放弃,实际上还真放弃不得。

首先,这里的财政拨付也是可以几千亿到几万亿不等,只要能够拿到好项目就有这个价格。

这些钱也算是巨资,杜豪不可能放弃。

其次,江城所要想真正崛起,光有钱还不行,必须要有名声在外的东西。

而国家项目的承接,就是最迅速也是最有效提升军工科研院所名望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