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初到长安(2 / 3)

搭建了数十个大棚,也有士兵在大棚旁巡逻、看守。

刚来到这里,他们还能分到一碗粥。

“董卓对流民的管理,做得还不错。”

方锐低声说道。

杨昭道:“应该是李儒的手段,董卓那个大老粗,还考虑不到这么多。”

方锐喝了一口粥,又道:“想不到我们也会变成流民。”

确实想不到,为了混进来,连流民都做了。

杨昭往身后的长安城墙看了看,又道:“长安就在眼前,但现在不是进去的时候,等今天晚上再说。”

等到晚上,月黑风高的时候,才方便行动。HTtρs://Μ.Ъīqiκυ.ΠEt

——

长安城内。

“回相国,我们接纳了一万多流民,明天我会正式在流民中征兵。”

“预计的第一批,能征收三千人。”

“根据徐将军从函谷关带来的消息,陆续还有流民要进入关中,这些都是我们发展的根本。”

李儒汇报最近的工作情况。

董卓坐在一旁,问道:“粮食如何了?”

李儒说道:“离开洛阳的时候,我们从世家手中,抢到不少钱粮,粮食暂时不缺,等到接纳的流民多了,我们可以在关中大范围开垦荒地。”

董卓微微点头,随后又问道:“其实有一件事,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何我们会失败了?”

李儒沉默了一会。

这个问题,解释起来,十分复杂。

“是我的考虑不周,也是相国做得不好。”

“我们都做错了。”

“接下来在长安要做的,必须有所改变!”

“还请相国告知下面所有将士,把以前那一套尽可能收敛,不能再横行无忌,欺压百姓,否则我们会连长安也守不住。”

李儒说的也是事实。

但是他们本性如此。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霎时间要收敛起来,还没有那么容易。

董卓说道:“文优说得对,该收敛的时候,还是得收敛。”

李儒可惜道:“如果能早点考虑到这一点,我们还不至于这样。”

他们谈论正事的时候,董白依旧在附近偷听。

“为什么,还没有明光的消息?”

董白一直希望,杨昭回来找自己,她愿意不顾一切地随杨昭私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