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3章 低级红,高级黑(2 / 3)

官途无疆 孤照 1244 字 10个月前

点子上!

“既然几个主任都来亲自采访了,那我也不急着回县城,我也跟着你们去看看。”**信道。

**信既然一起去了,江寒也不能不去。

因为下午还有采访任务,所以中午也没有多喝酒,喝完就奔姜大顺家。

江寒是坐着**信的车来的,他的皮卡暂时放在了县**院里。

乡里总共两台吉普车,这两台车还是以前野坡林场的汽车营淘汰下来送给地方的,两棵树乡分了两辆。

乡**和乡长一人一辆。

其他人有事的话,这两辆吉普也可以用,那是在书记或乡长不用的情况下。

其他人下乡或去县城办事,大多时候都是骑摩托车。

很多乡干部买的都是二手摩托,到年底,党政办会象征性地给大家报销一些油费。

好几年了,这两台破吉普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倒也皮实扛造。

乔新力带的吉普车在前面带路,记者的车在其后,江寒和**信在最后面跟着。

姜大顺的家就在沃沟村。

沃沟村东西两边,两道绵延起伏的山岗自南向北逶迤而下,夹出了一道幽深的沟谷、一条碧玉般的小河。

沃沟的村支书已经在村头等着了,支书叫刘德福,满脸褶子,一笑就更加沟沟壑壑。

村支书边走边介绍情况,全村共2700名男劳力,几乎全在外边。其中有500多名是在各个城市拾荒的,其中仅在东北的林吉市就有100多人,姜大顺是其中领头的。

有一千多人是在外面卖棉的。

三河县曾经是全国的柞蚕基地,柞蚕其实就是野蚕,与南方的家蚕不一样,柞蚕吃柞树叶,家蚕吃桑树叶,家蚕的丝很细,野蚕的丝较粗。

三河县的柞蚕丝绸曾经红火一时,但是80年代以来市场极度萎缩。

没办法之下,三河县人就开始外出卖丝,保守估计有10万人之多。

因为卖棉大军是散兵游勇,所以柞蚕丝更是卖不上价钱,把蚕丝当棉花卖,外出卖丝绸、做丝绸的三河人,被称为十万卖棉大军。

山上有一片一片整整齐齐、高低基本一样的柞树林,由此可以看出,沃沟村曾经是柞蚕基地。

“现在还有多少户养柞蚕?”**信问道。

“还有不到一半人,丝越来越卖不上价了,还不如到城里捡**呢!”

支书刘德福指了指一个三楼小楼:“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