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8章 捡回丢失的传统(2 / 3)

官途无疆 孤照 1135 字 10个月前

来,伴山房竟然培养出一个厨师团队,农村的流水席都能包下来,今天晚上肯定不成问题了。

至于菜品的质量那就更放心了。

江寒一看差不多了:“花婶,你先去后厨吧,把你们最拿手的菜拿出来,让领导们指导指导。”

周长河说道:“今天晚上的食宿费该多少就多少,我们自己掏钱,不沾你的光,当然,打个折我也不反对,毕竟我一个月工资也不多。”

“在这里,我想强调一点。”

林小波马上拿出了笔记本和笔。

“任何人下乡检查工作,吃饭都要掏钱!别看只是一顿饭钱,但它体现了党员干部的作风。”

“我们党有一个优良传统,叫做:付现金、吃派饭。”

“八十年代的时候,我在县直机关工作,那时经常有下乡下村搞工作队的任务。”

“改革开放初期,城里人粮食是吃定量,农村还是落后,农民的生活很贫困,只是刚刚解决了温饱。”

“乡村道路交通差,通讯工具差,下村基本都是驻村,时间长短不定。村里也没有饭店食堂,我们下到村里都是‘吃派饭’”

“由村里安排,把我们派到群众家里吃饭,吃完饭交上定量粮票和菜金,剩下的由村里给被派的农家一点补贴。”

“但是,我们现在呢?把好的传统、好的做法都丢了!”

“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变得高高在上,不接地气了。”

“因此,我们今天在这吃住,必须掏钱。”

“下一步,我们开展一次作风整顿,规定党员干部每年必须下乡调研几天,也采取付现金、吃派饭的方式。”

“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干部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使干部更了解农民,关心农民疾苦,还能减少集体开支,减轻农民负担。”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是好的传统不能忘,好的作风不能丢,我们要把他捡回来。”

“今天我们下乡了,就算是派到江寒家吃派饭了。”

周长河讲话,严肃中带着一点幽默,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谈体会,提要求,显得十分自然。

高升起立马道:”周书记,您讲得太好了。这个作风整改工作,我们三河县要首先开展起来。”

县委宣传部长李明贵想到了江寒到黄沟之后与有关部门发生的那些故事。

如今,干部到乡下检查指导工作,不掏钱已经司空见惯。

干部到黄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