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生意经(1 / 4)

严氏来过梨花巷后,果盘铺子又有了生意。

只不过每天订单是小林子送去的,真正的账本还是在安春风手中。

不是安春风小肚鸡肠,严氏毕竟是唐家的儿媳。

一天没有看见萍姨**放妾书,她就一天都不把店铺交给严氏。

唐二郎死在十里巷,安春风因为没有作案证据脱身。

真正原因彼此心知肚明,说没有仇恨是假的。

好在来的是严氏,若今天来的是刘氏,恐怕在看见自己的第一时间就要咬人。

安春风觉得银子真是好东西,既能让人目无法纪、丧失理智,又能让人遵纪守法,头脑清醒。

严氏能撇下唐家小叔子的血海深仇,跟自己坐在一起,还是银钱的功能拓展。

一月三十两银子看起来不多,也就是唐大郎当官的俸禄翻两倍,是京城中普通人家的全年收入。

成本风险又几乎为零。

为了家里日子越过越好,严氏这个当家主母就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

要“撮合”唐玉书夫妻关系和睦很容易,第二个条件相比之下更难。

萍姨娘跟着唐品山二十多年,以前都是温柔体贴百依百顺,现在突然要放妾书,肯定不好办。

不过安春风也不急,她等得起,萍姨娘也等得起。

杨宗没有干闲着,反正准备一年半载的耗下去,安春风就替他找了活计。

出身乡土人家,杨宗不识字,倒是跟着大姐夫学过几天木匠手艺,安春风让他去跟自己有合作关系的木器店当学徒。

余家木器店是世代相传的老店,质量好,脑子灵,生意做得不错。

他们从安春风这里得到沙发这个新式家具的图纸,大梁朝多的是能工巧匠,他们利用棉胎舒适度,大量棕绳、竹片木板和杠杆原理增加弹性。

虽然没有金属弹簧的强大弹力,但这种软硬兼顾的感觉,比硬硬的木榻和竹床舒服多了,深得老人喜欢。

而且功能上能坐、能卧,能拼接,样式变化很大。

再用布料刺绣包装就是一件艺术品,顿时给京城家具打开一条新路。

一时间订单蜂拥而至,银钱自然也是不会少,生意兴隆,安娘子要送一个学徒来,余老板毫不迟疑就收下。

杨宗现在有活干又有住所,他就踏踏实实等着姑姑离开唐家。

半个月过去,大理寺审案结束时,皇帝的亲农活动也终于结束,金湛随驾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