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唐家大郎(2 / 3)

嫔重新获取圣心,那就是好事。

大年初一,一般街上的酒楼都已经关门歇业,只有最繁华热闹的街上,还有酒楼饭堂营业。

那些外地滞京,没有家人的也要过年,酒楼生意反而比平时还要兴旺。

唐大郎几人好不容易寻到一家酒楼有空的雅间。

刚刚坐下,就有小孩子进来送免费绢花,说是给各位客人恭贺新禧。

此时,还有几个小孩子在其他房间送免费的绢花,说是要替家里老夫人祈福。

这些绢花虽然都是街边最便宜的那种,可孩子说的是吉祥话,又不需要讨钱,那些人也就接了。

只要客人不投诉,酒楼伙计也不驱赶,任由小孩子在酒楼包房中行走。

因为之前就有人花钱打听唐大郎,小乞儿们传回消息并不离开,而是有经验的等在伯府外面。

从几个官员离了广安伯府,去了人最多的正午大街,再进酒楼都有人盯着。

所以,安春风再用一两银子让他们买来绢花,就得到唐大郎所在包间位置,连里面有几人都知道了。

此时京城最繁华的正午大街,兵马司的军士走在人流中,努力维持着街面治安。

为了这处繁华地段安全,四城兵马司都抽调人手过来,但汹涌的人群,让他们的行动很艰难。x33

哪怕平时威严冷酷的金大人,此时也不得不弃马步行,在人堆里挤得帽歪冠斜。

安春风带着两个豆已经到了正午大街的酒楼,也要订个包厢。

可此时店里客满,伙计只能让她在旁边喝茶等待。

包间里,唐家大郎唐景瑞跟那几个官员已经吃得酒酣耳热。

他们都是同科进士,以前只是点头之交,现在同时回京述职,又在伯府相聚,自是亲近。

众人在伯府已经说过各自的履历,现在谈的就是未来。

“景瑞兄,以你之材足以入大理寺,你怎么不答应?这可是小弟求之不得的差事。”有人话语带着羡慕。

唐景瑞微微一笑:“大理寺责任重大,愚兄怕不能胜任!”

其余人纷纷表示这是谦虚了。

大理寺评事一职虽然只是正七品,但主管刑狱,还是很有油水的。

唐景瑞看着这些同科心中鄙视,就这点能耐,鼠目寸光啊!

有着孙家引荐,他一回来就去拜访过伯爷。

伯爷说可以让自己在户部和刑部的六品以内选官,不能太过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