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被针对的原因(2 / 3)

的工作,同时还要跟着军队操练。

稍微有点空闲时间,还要继续跟着童渊学武。

就连回到家,稍微休息之后,少不得还要交一下公粮……

为什么有种,我这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却提前过上中年人生活的感觉?

“可惜大哥也就是河间相,否则以达道的功勋,当一方县令不成问题。”张飞感慨。

那么多的工作,张和居然依然没有放弃军务,还把所有的事情都做的很好。

果然是压力不够,还没办法把他的才能完全展现出来。

张飞觉得,只要给他一两个过得去的副手,接管一郡的军政事务已经不成问题。

要说刘备麾下,严格来说也不仅是那么几个文士。

起兵那阵,就有豪族旁系子弟加入,担任参军之类的文职工作。如今要么在军中继续任职,要么就是调入衙门担任掾吏。

这七八个文士,姑且也算是刘备起家的班底,可惜学识和能力都不太行。

“我现在和太守有何区别……”张和有气无力的吐槽,都随便吧!

别说张飞,张和也有些失望。

许多小说,随便遇到某人,结果就有超强的能力,成为整本书最优秀的自创人才。

真就不知道,是自己运气不好,还是刘备运气不好。

“有,你至少没挂着太守的名号。”张飞怼了回去,“不过你也要理解大哥的良苦用心,没有那么大的成绩,怎么好给你举孝廉?”

“举孝廉?我?”张和有些诧异,要说不应该是张飞吗?

虽说这次张家没有破家支持刘备,可到底也占据起兵的大部分股份。

起兵至今,张飞也是屡立战功,于情于理都应该是他先举孝廉。

“我可没你那么大的名气,只是伱名气有了,可实绩却不多。要说举贤不避亲,也要遵循一些基本法,否则难免会被人抨击。”张飞说道。

尤其现在的刘备,不知道多少人盯着,士人和阉党大概都惦记上他了。

也不能说完全是张和的锅,刘备的仁义也给他多少添了点麻烦。

越是这种时候,行事就要越谨慎,不能留下把柄。

否则别人揪着刘备‘用人唯私’大肆宣传,那么对他的名声也有影响。

可要是不给自己人举孝廉,那么大家辛苦那么久为了啥?

河间国今年第一个举孝廉的,必然是刘备的人,这是大家默认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