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一座楼通往整个文艺界(2 / 4)

家福看着自己面前剩下一半的手稿:“得,看来小许你今天也拿不走这些手稿了,那我也就不急着这会儿看完了。”

许旭无奈的摊了摊肩膀。杜家福虽然“不爽”这位相知相熟的领导跟自己有“夺稿之仇”,但他刚才临走时的这话却是有道理的,他想起许旭一来,自己就直接看稿,让他自个儿招待自己,也没介绍一下自家的门面。

所以这会儿起身,站在窗户前,示意许旭过来,然后伸手搭着许旭的肩膀,看着外面开阔的视野就道:“小许啊,伱第一次到我这里来,也没给你介绍一下我这儿。呐,我给你讲一讲......这办报以来,我们是一直秉持着推荐、扶植优秀新人新作的优良传统......”

老杜不愧是搞文学编剧出身,介绍起自己任职的报社,逻辑思维很有条理,大段大段的介绍下来后,是把文艺报这些年从诞生到现在的文脉,都介绍得很清清楚楚,给许旭心中勾勒出一幅清晰的架构出来。

在介绍的过程里,杜家福是在不断讲解着报社成立、坎坷、恢复等一路上的光荣东西,他这是在有意识的向许旭灌输着一种名为“文学光荣”的东西,通过这些事儿潜移默化的勾勒着文学认同感。

介绍到最后,杜家福是介绍到了脚下目前办公所处的这座楼由来:“目前所在的这栋楼,是由文盟、作协和我们报社集建的,三家单位在六七年前,嗯,应该是84年吧,上面批准了我们三家共同建楼,建设了三年才建成,建成后我们三家就陆续搬了进来,对外也称文盟大楼......”

这一刻。

许旭闻言,心中恍然。

这听下来,好家伙,原来自己所在的这栋高楼,还是一栋集资大楼啊。

不过,共同集资的对象,文盟、作协啊,这俩团体前面,可是加着国姓字号,而文艺报的报社能够与之共处一楼,这多少是有点牛掰的。

这么看来,某种程度上,自己脚下踩着的这一栋楼里,简直就是住着整个文艺界的三座大山,全方位的沟通起通往全国各地文艺界的枢纽和桥梁!

怪不得刚才老杜说刚才那位李兴页副总编,没来报社之前也是在这一栋楼里工作,原来此前这就是一個楼上、楼下的关系,啧啧,换个工作单位就是楼层调动。

意识到这一点后,许旭心里是忍不住的嘀咕起来。

在地理相隔的信息散播不顺畅当下,有时候,要混出名气,很艰难。

但有时候,看上去又变得似乎简单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