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改税收制度(1 / 2)

四溪村的村长想了一宿,第二天找村里两个德高望重的老人拿了主意,就敲响了祠堂前的大钟,陆陆续续的有村民来到祠堂前。

其他村子离得远些,知道的慢了点,但买书速度一点也不慢。

养文斋的掌柜和伙计忙了大半个月,跟风来买书的人才渐渐少了。若非它背靠内务府,无人能动,就它这种扰乱市场的行为,被京城里的其他书铺报复了。

养文斋还推出多买多送,组合卖等方式,吸引了大批文人。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其他书铺跟着学,生意也好了不少。

“养文斋吃肉,我们总算是喝上一点汤了。”

殊不知,这都在唐一璇的意料之中。

她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一个月过去了,识字歌出现在大燕月报上,发往九州诸城。

上月的大燕月报就提到了读书与科举的问题,这个月又有朗朗上口的识字歌,这让很多**嗅觉敏锐的人都意识到了朝廷将有大动作,且是针对天下读书人的变革。

五位内阁大臣再次齐聚御书房。

“皇上,您能否跟老臣交个底,这月报上的识字歌有何深意啊?”陶庆昭拿着一份大燕月报,老脸愁得很。

这些日子,他的门人与姻亲来找他打探,都想拿到第一手资料,可他心里苦啊,虽是内阁大臣之一,但不得圣心,只是听吩咐做事,还比不上一个五品官。

不过不得不承认,‘唐一骏’虽只是五品官,却是德才兼备,忠君爱民,是他见过的为数不多的好官。

陶庆昭知道,皇上不是先帝那个糊涂蛋,要想寿终正寝,他不仅得认真做事,还得为百姓做实事。

因此才有今日这一问,皇上要做什么,做到什么地步,他不清楚不好做事啊。

孙洵老神在在,一点也不意外陶庆昭的转变。

杨阁老则是吓一跳,惊讶的扭头看去。

燕云镜眸光沉静如水,将各阁老的神情尽收眼底,轻描淡写的开口:“教化百姓,为朝廷选拔人才,保百姓安居乐业,你们若是有良策,都可以说出来,朕论功行赏。”筆趣庫

五位阁老做了这么久的官,能做到阁老,一个个都是老奸巨猾的狐狸,顿时御书房里只听到他们议事的声音。

燕云镜听着,这个氛围,有她开会的味道了。

粮食是重中之重,百姓吃不饱,压根不会去想读书的事。

有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