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此去乘风起(1 / 3)

我在古代搞基建 池米唐 1092 字 11个月前

她竟然也收到了!

唐一璇难掩激动的走出马车,站在车辕上,唐止将万民伞递给她。

“唐大人!”

“县令小老爷!”

这时街道左右两边的百姓大声喊道。

唐一璇双手紧紧握着万民伞,心里很暖很充盈。

但也觉得沉甸甸的,这是信任,也是责任。

她望着伞上面缀着的小绸条,看到了绿兴村、林家村、福来镇等所有村镇的名字,还有陈家、曹家等家族的名字,而小绸条的背面是密密麻麻的指印。

她离开的消息只在前天的会议上说过,仅一天两夜,老百姓就制作出了这柄万民伞。

看着周围一张张悲伤不舍的面孔,唐一璇也被此时此刻的氛围感染了,眼含泪光,她先对着左边百姓鞠躬一礼,接着又对站在右边的百姓鞠躬一礼。

“多谢大家来给唐某送行。”

“唐大人!您能不能不要走啊?”

有人撕心裂肺的喊道。

唐一璇循声望去,扬声开口:“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都回去吧,清川县会越来越好的,大家一起努力奋斗,好日子就在眼前。”

恰在这时,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万民伞正好遮在唐一璇的头上,避免被雨淋湿。

唐一璇想到一句话:民为上,社稷次之,君为轻。

她来到这里当官,为一方百姓撑起一片天。

她离开这里,百姓送她万民伞,遮风挡雨。

虽然她从未想过要百姓感激与回报,但在此刻,她内心无比柔软,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的付出换来的是白眼狼。

“下雨了,大家都归家去吧。”

唐一璇对百姓们挥手告别。

她知道,如果她一直站在这里,老百姓不会离开。

她珍而重之的收了万民伞,钻进马车里。

纵然唐县令让他们回家,但看着渐行渐远的马车,老百姓们忍不住跟在后面,许多人脸上流下热泪。

崔玉书望着百姓浩浩荡荡的为表妹送行,心中既欣慰又羡慕。

将来他离开清川县,也会有百姓为他送行吗?

这时,有个捕快说道:“唐大人还是咱们清川县第一个收到万民伞的县令呢。”

崔玉书敛眉,说了三个字:“她值得。”

杜来德和金县尉不约而同的点头,是啊,唐大人值得。

崔玉书收回视线,看着身边这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