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不能让它死(1 / 2)

崔玉书挑了一把椅子坐下,看着她,仿佛在说:你说吧,看你能说出什么花来。

唐一璇正色道:“今年因为水患,四大书院都没有招生,但我们的清川月报每期都有科普数学等知识,那些想读书的孩子,应当都有学习,你先建一家清川新书院的附属小学,只招收四岁以上,八岁以下的孩童,暂定两百个名额。”

先以新书院为试点,如果百姓积极响应,县衙又有余银,便可以将武学院、医学院和县学的附属小学也建起来。

师资力量强大,民风好,环境好,肯定会有更多人涌入清川县。

崔玉书没想到她真说正事,当即坐直身体,仔细聆听。

待她说完,他点点头:“好。”

唐一璇又说:“夫子就从新书院里招聘,品学兼优的学子可以申请,一来能巩固学识,二来能贴补家里,其他学子们也更加有动力。”

崔玉书思考一番,问道:“如果结业的学子品学兼优,新书院包分配活计,会有人前来清川县求学吗?”

包分配工作?

顿时,唐一璇眼睛一亮:“当然会有啊!这可以作为宣传的一大卖点,但现在教学楼不够,今年可以先宣传到其他县城、府城等,明年九月正式招生,你说呢?”

崔玉书想了想,时间充裕,只要两个月,商队就能单独跑商了,银钱方面压力不大,他点头道:“可以。”

解决了书院的问题,接下来又说到几个村镇的问题。

有些村子已经抓住机会,大力发展,比如绿兴村、林家村、长留村等,有些村子虽慢了一步,但发展起来,只是时间问题。

尤其这次水患波及了上泽村、下泽村和七里庄,让本就不富裕的百姓们生活更加拮据。

唐一璇看着崔玉书,语气认真:“表哥,我打算在离开前,举办一场募捐会,帮助受灾的老百姓尽快重建家园。

但我只在幕后操作,募捐会由表哥你主持,可以吗?”

表哥需要积累声望,等他成为清川县令,那些地头蛇才不会欺他。

不过她可能是白担心了,毕竟她去西楚的这段日子,表哥与各大家族的关系还不错,能让四大书院的学子们去前线救援,可见表哥的本事。

表妹这么做都是为他着想,崔玉书哪有不答应的道理:“我没问题。”

渐渐地,天黑了下来。

两人结束工作。

唐一璇累得伸了伸懒腰:“好饿,先去吃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