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变样(2 / 3)

先前也是收到了消息的,不过想着儿媳妇在管理岭南上一直做得很好,而且这几年来,岭南不知道接收了多少难民,一直也没出事,她难免抱了侥幸心理。

江棠棠点头,“从西戎那边传过来的,城门外已经有难民死了,得病的人数也在进一步扩大,得赶紧弄清楚是什么瘟疫才行。”

苏氏分得清轻重缓急,知道与儿子的亲事比起来,瘟疫是大事。

只是小儿子好不容易才回来,大儿子大媳妇又要去冒险。

苏氏心都纠起来了,可又不能阻止儿子媳妇过去,最后只能强忍着泪道:“那我去帮你们收拾些吃穿,过去了一定注意安全。”

“娘,不用麻烦了,东西我都有准备。”

江棠棠见婆婆一副强行憋泪的样子,又道:“不过麻烦娘给准备一餐饭,我们吃了饭再走。”

听说要留下来吃饭,苏氏也顾不上哭,忙去厨房吩咐厨娘,准备吃食了。

江棠棠则趁着薛神医给陆时礼复查身体,交代用药和注意事项时,去了一趟海湾的试验养殖场。

瘟疫的事情要紧,但预防蝗灾的事也不容马虎。别好不容易在海边的滩涂地上种上稻谷,最后全给蝗虫吃了。

大伙白忙活一场。

如今的海湾,比之一年前,已是大变样。

原本只稀稀拉拉长着几根杂草的滩涂地,全被种上了稻谷,远远看去,绿油油一片。

一些不适合种植海水稻的空地,则被修建成了房屋。

这些房屋都是江棠棠安排专业的施工队来建的。建房的地址除了考虑不影响种植海水稻外,还考量了海边的极端气候。

所以大部分房子建得都离滩涂地远,全是用砖修建不说,还全都带了女儿墙。

如今,在滩涂地干活的工人已经住了进去。

不过住的都是多人混住的大通间,那种带有小院的,全都单独锁着。

带小院的房子,得论功行赏。

这是一早就说好的。

不少人都眼馋那一排小院,看到江棠棠来了,有胆子大的,忙来问,“夫人,那小院要立下什么样子的功劳才能住?”

一个农人刚问出来,另一个农人就道:“我们都在地里种地,又不是带兵打战,能立什么功?”

“那可不能这么说。带兵打战有战功,但种地也有种地的功劳。大家不要看不起农业,其实农业也是一门学问。”

江棠棠不慌不忙地从马上下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