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秦二世不懂经济学啊(1 / 3)

“贷……贷款?”

听了赵龙的话,公子高一愣,“什么贷款?”

“就是那些银行啊……三大行什么的……”

赵龙说道,“是有那么一些贷款项目的,专门扶持做生意的人……就是……可能有点难拿……毕竟,银行不是**,他看谁有大赚头,他才把钱借给谁。

他要是看谁有一般的赚头,有时候都未必借。要是看你未必能赚的,索性就不借了。总之,他们啊,是拿了百家的钱,还想赚百家的钱……”

卧槽?

还有这么牛逼的存在吗?

听了赵龙的话,众人顿时一阵错愕。

这**,拿了百家的钱,还要赚百家的钱?

这不是我大秦的朝廷才会做的事么?这先生说的银行该不会是朝廷吧?

不过,这不行啊……

嬴政心说,我这不是要赚百家的钱,毕竟,百姓身上那几两肉,剩的也不多了,要是再逼几步,他们是活不下去的。

实际上,嬴政统治大秦以来,大秦也经历过数次的旱灾了。

每一次的旱灾,对于那些本就经济绷紧的小农小户们来说,就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因为,大秦的国策和体制,不允许民间有足够的粮食储备。

所以,那些普通的百姓们,也就不会又过多的粮食应对灾年。

因此等到灾年一到,反而是朝廷直接放粮进行赈济。

没办法,谁让收粮食的就是你呢?

所以,出现灾害,必然要赈济,赈济之后,灾害被及时停止,那灾民就不会大面积的流亡,大批的活不下去,也不会破罐子破摔。

这个在秦始皇在世的时候,都还是可以的,虽然那个时候,经济已经绷紧!

但是,秦始皇懂这些,因此,地方会发生灾难,却不会乱,更不会大范围的动乱,最不会发生全国性的动乱!

然而,到了秦二世之后,恰巧大秦在秦始皇驾崩没多久,就又遭遇了天灾。

而秦二世却并没有选择赈济,反而是该收不该收的,继续收缴粮食赋税。

而且,还要变本加厉!

因此,这本就绷紧的大秦经济模式,瞬间发生崩塌混乱。

这也是为什么李斯冯去疾和冯劫这三人会联名上奏,要求秦二世暂停阿房宫这些奢华工程的缘故。

经济崩塌了,谁都好不了!

但是,秦二世胡亥不懂这些,加上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