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贞观天子欲分封(2 / 4)

的都不难。

现在京报甚至都已经开始在研究活字排版印刷的难题了。

如今的京报后面是有很成熟的技术在支撑的,不仅有自己的油墨作坊,也有雕版作坊,有着许多重金招来的匠人,也有自己选的聪明伙计在学习。

工人数量多,资金充足,活力很足。

从写篇到排版,再写版到雕版,然后还有造纸、熟纸、印刷、装订、发行,整套流程已经越来越成熟。

从最开始的一旬一刊,现如今已经是五天一刊。

内容也在增多,版面增加了,字数也增加了,现在一刊最少万字,有时还会有加刊。

皇帝都是每期必看。

从长安到洛阳,甚至通过驿站传递到天下十道三百余州,覆盖越来越广,影响力也自然越来越大。

“雕版印刷出来,应当没有这么精美吧?”

“有些差别。”

因为数量和成本加技术,封面和插图,也只能采用普通黑白不能用彩色,甚至雕版印刷画,肯定也直接画的是不同的,但也还能有不错效果。

“那你印好后,先拿来给朕的看看。”

李世民很看重这事,因为现在京报发行量也不少了,不仅长安洛阳发的多,而且连偏远边州,也会通过驿站送一些过去,几乎所有州县官衙、官吏们都能看到京报,只不过是快慢问题而已。

封面上一副圣人殿议图,会有皇帝形像让天下人看到,这肯定得好好把关,自己的形像一定得是威武圣明的。

一般情况下,天下也没多少人能看到皇帝的。

就算是京城的官吏,有一些品级低的可能一年到头都见不到皇帝一面,更别说外地的百姓。

怀玉应旨。

李世民拿着裴玉奴画像有些舍不得放手,“怀玉啊,朕想交给你一个任务,把朕实封功臣,都给他们画一副等身画像,要跟你先前画的秦琼尉迟恭他们的一样,得威武得逼真。

到时朕打算将这些功臣画像,就摆在这崇贤殿里,然后每副画像下,再让学士们给他们写一篇人物传记,记录他们的丰功伟绩,也好让太子每天都能看到,”

怀玉莫名的想到了以前读中学时,教室墙壁上挂的人物画像,不过那时他学校教室里挂的都是爱因斯坦啊屈原啊鲁讯啊孔子这些人,每副画像下还有一句名人名言,什么站在巨人肩膀上,什么路漫漫其修远兮,什么温故而实习之等等。

想象下崇贤殿中,挂上几十位功臣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