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外贸,与西域诸国做生意(2 / 3)

商之道,东西嘛,造的多,不如卖的多。光是内部消耗,是一个路子,但是,若是再加上对外销售,那不是也更利于大秦商业的兴盛嘛。

反正,眼下是朝廷经商,那最赚的,定然是朝廷。而且,咱们对外做生意,也能加深对外的了解,方便日后的对外行动啊。

恩?

方便日后对外行动?

听到冯征的话,嬴政当即眼前一亮,随即点头笑道,有道理!确实有道理!

对匈奴用兵,那是早晚的事。

既如此,若是通过经商,加深对其的了解,那倒真的是未尝不可。

好,此事,朕也准了!

嘿,陛下英明!

嬴政缓缓点头道,如此,那就先以分红之利,引权贵出粮。等他们出粮之后,再通过三大国立钱庄,行存粮利民之举!

没错,虽然两个方式,都是为朝廷吸粮,但是,得想办法,先让权贵们交出一部分才行!

毕竟,他们手里的存粮,比起百姓来,可以说是多得多。

若是先推出存粮利民的政策,或者,两个政策一同进行,那这帮权贵看到这存粮的好处,只怕会让出粮换股的事大打折扣。

虽然购买朝廷产业的股份,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大利。

但是,这出粮,和存粮,相较起来,只怕不少的权贵,会更倾向于选择后者。

毕竟,粮食出去,就是朝廷的,不是自己的了。而且,未来利益几何,也是一个未知数。

而存粮之举,可以给自己带来免费的好处。

权贵若是把自己手里的大批粮食拿出来,存入钱庄,好家伙,光是他们一个月的利息,就会白得一大笔!

陛下圣明!

冯征躬身道,除此之外,微臣想着,这存粮利民之策,定要以时限为准。

若是一石,存一个月,那就是一个秦半两。

存半年,那就多给一个,给七个秦半两。若是存一整年,那就给十五个秦半两。

如此一来,可以引百姓为求多利,而倾向于长期存粮。

只要到期,粮食可以选择续存,利息一分不少。

不过,与之相反的是,若是有人不尊规矩,不到时限,提前取粮,那就得扣!

不但利息作废,而且,还得扣一成粮。

才一成?

陛下,扣的多了,人还不够害怕担忧的,谁还敢存啊?

恩,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