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东北大丰收(1 / 3)

汉末苟在半岛 元婴祖师 1169 字 11个月前

秋天到来,粮食已经成熟。

李贰已经回到襄平城,来到城外田野上,他感叹:

“当秋风吹拂着你的双颊,田地里,那一株株饱满的玉米粒充满着成熟的喜悦,弯着腰,躬着背,低着头,它好像是成功者谦虚的楷模。当秋天来临时,硕果累累,秋高气爽,一股成熟的气息扑面而来。”

马周赞道:“大王好文采啊。”

做为大王,必须要常常**,以彰显奇异之处。有首歌叫我们不一样。

地里种了许多玉米,众人带着扁担、簸箕、竹搂等,开始了他们的拔玉米的工作。他们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进玉米地,开始采摘那些美味的玉米。

其中一个小孩叫做小军,他和他的家人一起收割玉米。小军的父亲是村里的一位老农民,他告诉小军:“儿子,在收获玉米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因为玉米可能会被虫蛀,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小军听了父亲的建议,他开始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那些看起来有问题的玉米。突然,他看到了一个的玉米,心里暗自想着:“这个虫子看起来有些讨厌啊,需要处理一番。”

小军去找来木棍,用来对付这个蛀虫。他花费几分钟的时间,把玉米上的虫子清理干净,然后才把美味的玉米采摘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小军非常开心。他老爹过来,就是一个大鼻窦,怒道:“小兔崽子,让你来收玉米,你在玩虫子是吧。”

小军一本正经回道:“父亲,你为什么打我啊,我这是在处理虫子啊。”

“气死老子我了,哇呀呀,看打。”

田地上表演着一副父慈子孝。

所谓棍棒下出孝子,小军很快知道怎么收米玉。小小的身体,在地田里忙碌着。

不久,他们一家把玉米收割完、打包好,准备回家。当他们走到一个熟悉的道路时,小军停下来,向路上的行人挥手打招呼。

李贰回程时,看着这对小孩与父母,满脸的笑容,他感叹着:“咱大唐的老百姓真朴实啊

,他们的快乐如此简单。”

马周笑道:“都是大王英明,寻找仙粮、建立大唐乐土,才有百姓如今的生活。”

吉林地区春耕时,种了许多地的粮食。需要许多的劳力。不过,大唐这次没有召集大军。只能让各折冲府的将士,与百姓一起收割粮食。

黑河府,杨延安召集士卒,把异族百姓动员起来,他高呼:“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