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下山游历(1 / 3)

张三丰百岁寿诞之后,赵恒之名迅速传遍天下,剑仙的名头,也是彻底坐实了。武当山更是成了人人向往的道家圣地。

一时之间,不少人闻讯赶往武当山,以求能见剑仙一面。

武当山脚下的人家,也纷纷让家中弟子上山拜师学艺。

只是武当派收徒甚严,非常注重身家是否清白,品格是否纯良。

即便有不少富商大贾携带重金前来,也是被武当派婉拒门外。

一时间,武当山脚下也是热闹非凡,甚至直接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不少开酒楼茶馆的,都是赚的盆满钵满。

就连路边卖大饼的,都赚了不少。

江湖上不少少年侠士,都开始模仿赵恒的装扮,一袭青衫,一把竹剑。

无数的中二少年,给自己的武器起了各种各样的名字,尤其是竹剑,什么“翠竹”“绿竹”“黄竹”“紫竹”都有。

直接导致市面上的竹子都涨价了。

赵恒那标志性的小剑匣,也被人仿造出来,卖的相当火爆。

武当派内就更不用说了,老张又闭关了,说是要把太极剑和太极拳参悟到显现意境的地步。

武当七侠也是时常找赵恒请教剑法。

殷素素就很机智,拉着自家儿子张无忌送到赵恒身边,说是要让儿子跟着伺候赵恒,帮赵恒端茶倒水,跑腿儿送信。

宋远桥见到这种情况,也是有样学样,想让儿子宋青书跟着赵恒。

赵恒并没有直接拒绝,而是让两人跟着自己打铁。

赵恒平时只要不练功的时候,就在后山的铁匠铺内,练习铸剑术,养剑术。

随着一柄又一柄长短不一、大小各异的宝剑铸造出来,赵恒的铸剑术在缓慢提升,剑道修为也在一点一点的提升。

通过铸造不同的宝剑,感受各种金属在烈火中焚烧,在捶打中变形,在铸造中趋于完美,对于养剑术也是一种很大的提升。

《雪中悍刀行》中的剑九黄,铸剑三十年,领悟剑道,有了这个基础,才能靠着隋斜谷传授的三招剑法,纵横江湖。

赵恒自从获得系统以来,虽然一身技能都是系统奖励的,可大多数技能,都是靠着自己一点一点练习,积累经验,慢慢提升的。

这样的过程,虽然有些缓慢,辛苦,但得来的东西却是实实在在,坚若磐石。

哪怕是最枯燥的打铁铸剑,赵恒也能乐在其中。

毕竟,这看着进度条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