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寻医问诊(1 / 3)

上了火车之后,郑光明变得更加兴奋,不停的摸摸这儿,摸摸那儿。

火车上嘈杂的人声,对于郑光明来说,也变成了最美好的声音。

这个平常表现的乖巧懂事的孩子,终究也才只有六七岁。

这年代的火车确实慢,三百多公里的路程,几乎是逢站必停。

而且,车上也不太平,有不少小偷小摸的行为。

好在赵恒把所有的钱和票,都放在了储物空间里。只随身携带了他和郑光明的两身换洗衣服和一些干粮。M.

第二天七点,经过一夜的长途跋涉,赵恒和郑光明终于到了沈杨。

走出火车站的那一刻,赵恒只感觉浑身轻松了不少。

这绿皮火车坐的实在太累了。

郑光明倒是很精神,他昨晚早早的就倒在赵恒怀里睡着了。

此时出了火车站,自然是先填饱肚子。

为了这次出门,赵恒还特意找人兑换了一些全国粮票。

原本使用的那些粮票,都是本地粮票,到了另一个地方就不管用了。

真正通行的,还是全国粮票。

这年头,出门在外,要是没有粮票,几乎寸步难行。

买根油条,买个馒头,都需要粮票。

带着郑光明,来到医科大一附院,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这次的目标,夏德佋医生的办公室。

提起这位夏医生,赵恒在后世也是有所耳闻。

当时还是看了一则报告,这位活了104岁的眼科医生,和其他三位国之栋梁,先后离世。

其余的三位,分别是当代神农,肝胆外科之父,还有一位博物院院长。

夏医生能和肝胆外科之父还有当代神农并驾齐驱,足以证明他在眼科医学上的成就与地位。

事实上,这位也是东北地区眼科学奠基人,真正的医学泰斗,一代国医圣手。

让赵恒非常庆幸的是,高老师介绍的几位眼科医生,其中就有夏医生。

挂号排队等待,等好不容易见到夏医生的时候,已经是十一点了。

夏医生今年已经五十岁了,面目慈祥,一派和颜悦色,让人如沐春风。

老话说的好,相由心生。

孙思邈讲《大医精诚》,一个人若“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并且“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那么,他的面相一定不会是冰冷的、凶恶的。

赵恒在吉春跟着高医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