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土产日杂批发城大战韩老五(1 / 3)

神医张鹏 星霖传媒 1095 字 11个月前

孟瑶点点头说:“嗯,好的张总我懂了。”

张鹏说:“但是咱们企业的管理者,可以放宽聘用条件。另外咱们所有的工厂,在生产和经营方面,可以聘用那些,有用的技术人才,也可以花高薪,但是记住一定要给他们派助理,而任用的助理,一定要有偷师的本事,在技术这一块,在一年之内,一定要偷师成功。”

孟瑶点点头说了句:“好的张总,我懂了。”

张鹏说:“也许你认为我这么说,我一定会很卑鄙无耻,我给你说个故事,也许你听完后,就不会这么想了,能不好还会认为我说的对,对我大加赞赏也说不好。”

张鹏继续说道:”在明朝时期,咱们闽南有一个叫陈振龙的商人,出海到了吕宋岛,他当时发现这个吕宋岛上有一种非常好吃,且耐旱的植物,也就是红薯。于是这个陈振龙便想把这个红薯,往咱们国家倒卖。可是这个红薯它是西班牙人,从别的地方弄来的,所以西班牙人不想卖给咱们,于是这个陈振龙便在当地学习,怎么种植红薯,后来他学会了,得知只要是,能把这个红薯秧,一段一段的弄段,栽到地里,它就能长出果子来,也就是现在咱们国家栽的地瓜。”

于是这个陈振龙,便想到了要偷一些地瓜秧回来。于是他便琢磨,怎样才能把这个地瓜秧,偷偷的拿走,他知道当时无论,藏到身上任何地方,都有可能被收出来。那样他想把这个地瓜秧,偷回国的事,也就破灭了。所以他思虑再三,决定把地瓜秧,藏到一根大绳子里,于是他就把这根大绳解开,然后把地瓜秧,又放进了大绳里,把大绳编好。就这样,他就把这个地瓜秧带上了船,等上船后,又想办法把地瓜秧从绳子里,取了出来,并把红薯放到了瓷盆里,等回到闽南后,马上把这点地瓜秧种到了地里。

据史料记载,当时闽南一带,当时的大米,一亩地才能打粮300斤,而这个红薯一亩地产量就是4000多斤,而且种子还繁殖特别快。据说因为闽南有了这个红薯,人口才突飞猛进。由原来的170万,后来发展到1500万,到了清朝康乾盛世时,这个红薯又在全国推广。并使我们国家的人口,达到了三亿多,试想要不是有这个高产的红薯,人们连肚子都填不饱,又如何生孩子。所以为了民族大义,有时候,偷他就不会是好事,而会成为一件好事。

孟瑶点点头说:“好的张总。我会按照你的吩咐,这样安排的。”

张鹏拿起两瓶饮料,递给了薛凯琪和孟瑶,两个人喝了几口说:“嗯,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