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定下国策 孙登妙用(2 / 5)

糜汉 酱油拌历史 1832 字 2个月前

了皇图霸业四个字。

本末倒置,忘记初心的事,刘备是不会做的。

至于刘备说的第二点理由,则更是让人无法反驳。

孙权的行为是在挑衅大汉的权威,也的确够恶心人,但若因为这一点就将江东作为接下来主要进攻目标,那却是不妥的。

原因很简单,大汉自建立那日起,向世人宣称的就是他才是华夏民族的正朔。

在这一点**口号下,收复关中后,下一步汉军的作战目标一定要是中原。

于**意义上,中原亦可被称为中国。

“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之外也,中国内也。

夫中国者君臣所自立也,礼乐所自作也,衣冠所自出也,冠昏祭祀所自用也……”

从这段话就可以看出,大汉收复中原是一件多重要的事了。

身为帝王的刘备亲自说出这两点理由,一是为缓解众臣激愤的情绪,二是为用他开国之君的身份,在为大汉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定下基调。

既然刘备都已经发话了,且刘备的话又有道理,那么众臣的激愤情绪也就缓解了不少。

可是等激愤情绪下降后,一种名为担忧的情绪又接踵浮上心头。

熟悉军事的黄权率先开口说道:

“纵使我军暂时放过江东,可难保孙权与曹叡,不会联合对荆州发起进攻。”

黄权的话一说出口,顿时引起了殿内许多大臣的注意。

特别是张飞。

张飞下意识地就想附议,可还未等张飞的话说出口,糜旸便起身对着在座众臣言道:

“这点无须担忧。”

糜旸的判断,引得殿内众臣诧异。

黄权起身拱手问糜旸道:“为何?”

在殿内众臣的注视下,糜旸分析道:“关中一战后,逆魏元气大伤。

损兵折将之际,国内人心定然起伏。

对逆魏来说,他们当务之急绝不是再启战端,而是如何安抚国内人心。

于常人看来,逆魏与逆吴结盟,乃是强强联合。

可在孤看来,逆魏之所以会与逆吴结盟,目的在于祸水东引,让江东成为我朝的眼中钉肉中刺,好让彼有休养生息之时机。

而要是逆魏不与逆吴共同出兵,单凭逆吴一家兵力,如何能在短期内攻下荆州?

这一点孙权心中定然也清楚。

正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