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考察一下新的市场(2 / 3)

一数二的存在。

虽然历史没有化工厂悠久,却是后来居上,成了县城的支柱产业。

徐二龙现在,就是准备带他们去看看,那边的市场如何。

他准备,把熊亚伟的那一批货,分成两个档次投放。

普通大众的军绿色斜挎式书包,就普通的乡镇就可以销售。

而那种双肩背包,新款式,就一定要找有消费能力的人群购买。

而这些国营厂矿的职工,就是他的目标人群。

徐二龙带着几人,在朱家镇漫无目的的转了一趟。

因为这新厂矿投产,几千人的厂矿,形成一个比较大的隐性需要人群,四周的农民,也会把家里的鸡蛋、蔬菜、鱼虾、鸡鸭之类的,弄来交易。

沿着大马路,自然而然,形成一个小规模的市场。

因这一片,全归厂区管,而厂区这么多人需要吃喝,所以,对于这一块小市场,都是睁只眼闭只眼,没人干涉。

徐二龙走了一趟,摸清了大约的底细。

又借口买瓜子,跟那个卖炒瓜子的大爷闲聊一阵。

“明天,我们来这儿。”徐二龙打探完所有的情况:“这儿没人干涉,每天只需要交五毛钱的管理费就行。”x33

至于位置,当然是先来行得。

他指了指三叉路口的位置:“明天,我们争取早点来,把东西摆在这儿。”

回家后,他没闲着,将以前装黄鳝的尿素口袋清洗干净,晾在太阳下。

又去砍了几根竹杆,到时候搭架子用。

晚上时分,晾晒的尿素口袋,已经风干,徐二龙和张金芳一道,将那些书包,一个一个装在尿素口袋中。

张金芳现在对于儿子做的事,是全程支持,默默付出。

对于她的辛劳,徐二龙是看在眼中。

“妈,过段时间,我一定不再让你这么劳累。”他低声说。

“妈不怕累。”张金芳笑:“再说,现在就是收点黄鳝,哪累了?这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以前在徐家,她是做牛做马,到头来,没落到一句好话。

这跟着自己的儿子女儿分家出来,就算累点,也是值得。

徐二龙不说话,加快手上的动作。

这些军绿色的帆布书包,也不用担心会不会压坏,结结实实装进去就好。

这一趟出门,比以前更提早了。

徐二龙把金牙齿、喻平、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