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王忠嗣,薛仁贵,神级之上(3 / 10)

东也不完全听安禄山的。

王忠嗣若能活下去,安禄山没有造反的机会。

那些天宝名将,哥舒翰、李光弼、李成都是王忠嗣的手下,郭子仪也是,但那时郭子仪是无足轻重的人物。

王忠嗣的退场,除了李林甫的陷害,还有就是他领悟了为将者的真谛。

李隆基在天宝年间穷兵黩武,大有迈步汉武之意。他自认为自己实现了煌煌文治,但却还想拥有赫赫武功。

他下令王忠嗣进攻一个战略价值意义不大的石堡城。

石堡城三面悬崖,只要一条上山的小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由于这个小城几度易手,又是吐蕃的前沿基地,被李隆基视为眼中钉。

王忠嗣稳扎稳打,实行包围截断战术,完全可以孤立这个小城。

但李隆基不听,再加上李林甫扇风点火,下令王忠嗣尽快拿下。

王忠嗣不愿意,并陈述厉害,上奏李隆基,如果强攻,必定死伤数万精锐战士,所得不如所失。希望李隆基收回成命。

但天宝年间,李隆基被骄奢Yin逸,好大喜功蒙蔽双眼,哪肯听这话。他直接换人攻城,并让王忠嗣配合。

同时,李隆基对王忠嗣不满。

当皇帝对一个手握重权将领不满的时候,那将领除了造反,就是不得善终。

李光弼劝说王忠嗣,您远离京城,不要忤逆皇帝。

虽然王忠嗣与皇帝很亲密,那这种上表传话,哪比得上**臣谗言?

「国家生平之际,为将者当抚其众而已,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缴功名耳!」这是王忠嗣对李光弼说的话。

国家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身为将领,应该操练士兵,保家卫国。而不是肆意去攻击其他领地,以士兵的生命,去换取将领的功名。

他固然可以尊崇上意,攻下石堡城,以数万将士的鲜血,取悦皇帝。

王忠嗣早就拜为上将军,在「军功入相」的盛唐,王忠嗣如果不出意外,铁定能成为宰相,他还年富力壮。

但那样的话,真就应了杜甫的《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是的!

这是杜甫作于安史之乱前,

所谓「盛唐」时的诗。

就这杜甫还想当官?

还想「会当凌绝顶」「致君尧舜上」吗?

看看别的盛唐大诗人是怎么写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