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 难民(1 / 3)

……

“还怕没机会?机会多的是,没听精武学堂授师说么,凡是远东军校毕业的学生,定会以低级军官的身份,参与战火的洗礼,等着吧,实习完回去就该轮到咱了。”

坐在孙雪游对面的一名同伴叫王畅,他一边擦拭虎尊炮,一边跟他嬉笑着,比之孙雪游求战心理,他更多的是给人一种随遇而安的性格。

孙雪游将火铳架在肩上,蹲下身子叹道:“眼瞅就要毕业,要是再不见见血,以后如何到边军营中混迹?

我们汉军各营,上至军官将领,下至普通步兵,哪个不是靠军功在营中立足,若无寸功在身,

咱好意思跟下属说,咱是他上司?这也镇不住啊。”

王畅道:“你呀,就会瞎想,谁告诉你汉军各营都是见过血的?你看看城下……”

顺着王畅所指方向,孙雪游看到关下数队蜀地官兵各个无精打采,站没站相,坐没坐相,根本没半点军士的样子。

“哼,他们不一样。”孙雪游轻蔑地看了他们一眼,冷哼一声,继续擦拭手中遂发火铳。

对于这群蜀地官兵,不单是孙雪游,四百名远东军校毕业实习生,在与他们短暂的接触后,从最初都尊重好奇,逐渐开始有些瞧不上他们了。

这也难怪,远东各处军校都是按照系统军事管理来培养军官,最基本技能必须能看懂作战地图,并能按照指示准确标记出各处坐标。

光这点,让识字率都不超过10%蜀军士兵就如同看无字天书一样,可以说相互之间根本没有交流的可能,双方存在巨大的代沟。

加上蜀军懒散的风气,更令这些实习生接受不了,尤其是早上,不到辰时基本不可能看到守军的影子。

而这四百精武学堂的实习军官,最迟寅时二刻就完成了相互交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经过孙雪游和王畅等人把蜀军与自己对比,经过多次演算,得出一个难以置信的结果:一旦四百精武学堂学生和一千蜀地守军发生冲突,最多一刻钟,精武学堂的学生就能凭借军校所学的战术布置,将这支蜀军击溃!

这个推演结果,让实习生与蜀地守军之间的代沟更加深了……

这也是汉军军中普遍存在的情况,“学以致用”四个字可谓是深入骨髓,落后就要被人看扁,不服拿军功来比,即便一个甲长位置,都会争的头破血流。

在这种氛围熏陶下,各营汉军将士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都会有种莫名危机感,也刺激了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