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捐款千两民宅规(2 / 3)

大明守村人 农家一锅出 1066 字 10个月前

,不可能都需要养济院帮忙。

里长把一个包拎起来递给李知县:“若有不足,我下丘村还可出,知县知晓村子情况,不愿多买东西赚钱而已。”

里长想通了,这钱是给宁国府的吗?这是做给太子殿下看的。

村子需要的不是钱,是靠山,靠山大,随便卖东西便有钱,无靠山,钱多危险。

李知县一脸纠结地拎出去,里长跟在后面关门。

到吃饭的地方,李知县一脸无奈地把包裹放到桌子上,解开。

里长同样操作,让大家看里面的银锭。

“宜长怕宁国府钱财不够,有人拿不到米,额外给宁国府养济院一千两白银。”李知县说完沉默。

众官员一同沉默,他们诧异地看里长,说好给你好处,结果你反过来给咱们钱,要不要这么凶残?

一千两银子够七百人的粮食,你村子五百五十二口,能够很好地过一年日子了。

哦!不对,按照你村子现在的伙食标准,差太多,谁像你们这么吃肉啊!

“如此,本官代宁国府众多无告者谢过下丘村恩泽。”

宋知府见大家看自己,起身向下丘村的祀堂那里施礼。

其他官员纷纷站起来,一同施礼。

里长的脸笑成一朵花:“诸位,汤圆之后吃,咱们先饮酒。”

他招呼众人落座,菜上来,朱闻天端一盘子素丸子也到了。

他先点头嘿嘿一圈,转身去洗手,再回来坐下自己吃,不等旁人的。

没人计较他是否懂礼节,方才笑一圈已经不错了。

人多一桌坐不下,分两桌,朱太一二三四身份不低,平时在主桌。

县里四个官员,府里知府、同知、两个通判、推官、两个正七品属官。

其他府中的通判、属官、经历、知事、照磨等官员留守在家。

其他村民暂时不忙,也喝点酒,包括朱闻天。

村子里自己酿的酒,买的酒贵。

之前朱元璋还禁酒,不允许种糯米,不过立国后,又允许卖酒,收商税,三十税一。

种不种糯米对朱闻天来说没什么用,不拿糯米难道就做不了酒曲?看药里的曲是怎么做的?

能做出来各种药曲,造酒曲岂不是更轻松?

村子里酿黄酒喝,糯米还得用,白酒现在就有蒸馏技术,朱闻天也酿,药用,包括糯米黄酒。

喝的时候不喝蒸馏白酒,容易喝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