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全聚德五人见面(1 / 5)

三人骑自行车来到北海公园,买要门票就往里面走,路上也没人说话,徐静平觉得有些尴尬,于是提议让阎子阳给她们介绍一下北海公园的风景和历史。

听到徐静平的话小子阳开口夸夸而谈道:“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东邻景山公园南濒中南海,北连什刹海,全园占地68.2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38.9万平方米,陆地面积29.3万平方米。全园以北海为中心,辽、金、元在此建离宫,明、清辟为帝王御苑,属于中国古代皇家园林。

北海公园最开始是辽燕京城东北一片湖泊,名金海。中间有个小岛名瑶屿,辽在此建瑶屿行宫,金大定三年至十九年,金世宗仿照北宗汴梁艮岳园,建琼华岛,并从艮岳御苑运来大量太湖石砌成假山岩洞,在中都的东北郊以瑶屿为中心,修建大宁离宫亦称太宁宫,从那时起,北海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皇家宫苑格局。

当时把挖金海的土扩充成岛屿和环海的小山,岛称琼华岛,水称西华潭,并重修广寒殿等建筑。

广寒殿东西宽一百二十尺深六十二尺高五十尺,殿广七间,作为帝王朝会之处,殿中放置渎山大玉海,建玉殿放五山珍玉榻,并建有一座玉制假山,殿顶悬挂玉制响铁,殿内另有两个小石笋各有龙头,喷吐着从山后用水车提上来的湖水。

元八年,琼华岛改称万寿山又称万岁山,以琼华岛为中心,又在湖的东西两岸营建宫殿,将北海建成一个颇有气派的皇家御园。

到明朝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在元朝的基础上又对北海又加以扩充、修葺,但基本上保持了元代北海的格局。

宣德年间,宣宗朱瞻基对又万岁山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和修缮。在圆坻修复了仪天殿,在圆坻南面小岛上建起了犀山抬圆殿,在团城的东部拆桥填土,将其与陆地相连。

天顺二年,又在北海北岸建太素殿,由于用锡做材料又称为锡殿,也叫避暑凉殿,在东岸建凝和殿,在西岸建迎翠殿。

把团城西面中断的八孔石桥改为九孔石桥,称为金鳌玉蝀桥。在新开挖的南海瀛台上的建昭和殿。

万历七年,万岁山上历经四朝六百余年风雨战乱的广寒殿坍毁,人间天宫主景建筑从此化为乌有。

直到清顺治八年,为民族和睦,清世祖福临根据西藏喇嘛恼木汗的请求,在广寒殿的废址上建藏式白塔,在塔前建白塔寺,因为岛上建起了喇嘛佛塔,山名也改称为白塔山。

乾隆六年至三十六年,对北海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和增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