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贵客来了,贵客走了(2 / 3)

为了多收十来件文玩,在水货上面,他已经砸进去十来万了…你还要我怎样?要怎样,你突然来的短信、不,跟踪就够我悲伤。

突然,左晃晃右转转的杭市水货,看到了一处旧背包旧衣裤摊位。

……

古玩城门口,来了一个戴着白口罩,穿着连帽衫,背着黑色背包的家伙。

某处摊位。

“老板,您这竹枝子冶石瓢是什么说法?”

“一百七十万,少一个字儿…”

“一百万,多一个字儿,这东西我就没法儿收了。”

“成交。”

某处摊位。

“老板,这对四座楼,白狮子,虎头和官帽,我一共给你一万如何?”白口罩年轻人操着一口浓郁的江南腔。

摊主木讷道:“来我这儿进货了?”

求求你了,别再说进货了,等会儿又被人发现了。

“老板,给个痛快话。”

“成交。”

某处摊位。

无孔不入的白口罩年轻人道:“这把吊玉花梨扇不错啊!”

“兄弟眼光不错,明朝末年的,有心的话,算你十五万。”

“兄弟,看到那块儿炭了么?那是正儿八经的古法徽墨,就是血气太重了。”

摊主正说话时,一道私信传进年轻人脑海。

“徽墨?”

年轻人想起来了,自己还给家里一块儿端砚开了个flag,这不迎头赶上了么。

“多谢扇兄。”

“老板,这锭徽墨是什么说法?”

“兄弟这都能看出来?这东西可有二十两呢,一两算你两千。”

“成交,一共十九万。”

年轻人付过款后,拿起东西就走。

古法徽墨,一两两千块钱,算是在合理范围内,但这把吊玉花梨扇其实还能砍下个万儿八千。

可年轻人是个讲究人,他已经忙得晕头转向了,要不是扇子开口,他也注意不到这块儿血气徽墨。

刚离开摊位,年轻人又低声啐骂起来:“**。”

毛飕飕的感觉又来了。

见缝插针,没一会儿,年轻人又背着鼓当当的背包离开。

……

第三次、朱雀路古玩城门口,迎来了一个撇着八字胡,把玩着手杖,穿着紫色长袖衫的高大中年人。

不符合这种大叔气质的是,男人另一只手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