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天兵天将(2 / 5)

,给予贵族一定的自主权,贵族会对我赵国甚至比对燕国还忠诚。”刘平说道。

没有哪个家族不希望依附一个强大的国家,特别是对于燕地这些位于边境的贵族,他们比中原的贵族更加懂得国家的意义。

过去几十年,燕国一直遭受北方东胡、楼烦的侵扰,只能依靠长城防守。自从赵国灭掉楼烦,帮助燕国大败东胡之后,燕国再也没有受到过胡人的侵扰。

因此大部分贵族对赵国是感激的,他们也不反感赵国入主燕国。

天下纷争数百年,朝秦暮楚者比比皆是,相比较王位上面坐的是谁,他们更关心自己的利益。

“什么自主权,不过是为了掌控地方,架空王权罢了。寡人倒也不是不能给他们,想要,就用功劳来换取封地,不要说自主权,连赋税都是他们的。”赵括冷声说道,“对了,告诉相国,给燕地调棉衣过去的时候,别忘了给张掖郡和陇西郡也调一批过去。”

“诺。”刘平说道。

“中原的棉花产量还是太少了,无法照顾到每个地方,也不知道袁华航道探查的怎么样了。”赵括说道,他还指望让袁华率领船队开辟从赵国到孔雀王朝的海上商道呢。

河西走廊虽然也能够沟通两地,但陆地运输成本太大了,双方只能交易价格比较昂贵的商品,比如丝绸、陶瓷、珠宝、香料等等。

这些玩意虽然能够极大促进赵国经济发展,但对于赵人生活水平提升极为有限,而且需要很长的周期,从贵族到名门到乡绅,最后才能惠及到平民。

如果是棉花、粮食这些价格很低,需求量极大的商品,即便是路上没有出现任何意外,从孔雀帝国一路运到赵国,也只有贵族能够穿得起棉衣,平民想都别想。

如果只是面对贵族,赵国现在产的棉花已经足够了,完全没有必要再进口。

赵括的要求是让平民也能穿得起。

因此只有走海运,才能够将成本降低到最低。

至于海运容易翻船,赵国经过多次技术改进,特别是将平底船改为尖底船之后,已经将翻船的概率降到足够低了。

而且从赵国到孔雀王朝,全部都是沿着大陆架的近海航行,并不需要出远海,危险性不高。

不过袁华出海好几个月了,一直没有消息传来。

赵括不知道的是,袁华此时正在中南半岛教导当地土着如何种植庄稼、规划田亩、饮水灌溉,施肥等等一系列种植技术。

一个多月前,袁华路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