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祖先是用来超越的(2 / 3)

当年滕文公面临亡国之危,向孟子问策,孟子先言“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又言“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最后言则以周太王去故地与效死勿去二策让文公择之。

在最现实、最紧迫的生存问题上,言左右而顾其他,没有给出一个能够改变滕国命运的回答。

没过多久,滕国就被灭了。

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才是真正的规则制定者,儒家**脸按照汉武帝的意思修改了一些思想,才得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机会。

即便如此,汉武帝也只是用儒家包了一层仁和礼的外衣,里子还是法家那套东西。

但是汉武帝后面那些皇帝可没有汉武帝的本事,假作真时真亦假,当儒家高举祖先的大旗,在这个以孝治天下的时代,就连皇帝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

汉武帝想利用儒家成就大汉,最后被儒家利用大汉,成就了儒家。

自此以后,铁打的儒家,流水的王朝。

荀子在法先王的基础上提出了法后王,不过他也没有完全否定法先王,倒是韩非在这方面走的更远。

指斥法先王的主张为“愚巫之学,杂反之行”,“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主张应该“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通俗来说就是,别扯那些没用的,我没见过古时啥样,你也没见过,我就要看现在。

赵括虽然崇敬炎黄,但是绝对不会将黄帝和炎帝拔高到无法超越的程度,我承认你的功绩,我承认你为华夏做的贡献,作为后人,我会祭祀你,缅怀你,使你香火不绝,泽福千代。

但是,我不会认为你是无法超越的。

说一句不好听的,祖先就是用来超越的。

如果不能超越祖先,哪来的进步?不过是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吸食祖先遗留下来的福泽,混吃等死罢了。

赵括其实一直在若有若无的压制儒家,儒家是当世显学,除了法家之外,即便是墨家与之相比也有些不如。

而且儒家一直是蒸蒸日上的状态,大儒层出不穷,学子越来越多,而墨家,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巨子。

即便是墨风,在辩经方面和大儒也有着不小的差距。

但是邯郸学院中,儒家学子并非最多,连前五都算不上,最多的是医家、墨家、兵家、法家和工家,儒家只能派第六。

朝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