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甘石的伟大计划(2 / 3)

离还不固定,那岂不是没有办法计算地面到太阳的距离了。”尹皋说道。

“有办法。”甘德从旁边取出一张纸,上面画了一张图,以及三个小球,分别表示太阳、地球、金星,下面是一大堆计算过程,密密麻麻,桌子上还有很多。

“我们已经计算出地面到太阳的距离是地面到太白(金星)的五倍(误差),等到太白(金星)凌日时候,在相距数千里的两个地点,同时观察太白凌日。这时候,两点观察到的太白位置是不一样的,然后根据两地观察到的太白凌日的持续时间不同来推测出两点位置的距离。”

“用大地上两地之间的距离,计算出太白在太阳上形成的黑点的距离,根据黑点和太阳的倍数,从而推算出太阳的直径,再根据夹角就能计算出太阳到地面的距离。”

“至于时间问题可以使用墨家最新制造出来的时钟解决。”

一百多年前墨子就发明了一种转动的轮盘,也就是后来张衡发明的瑞轮荚的雏形,不过后来墨子觉得没啥用就扔那了,张衡也只是用来当日历,但是这玩意稍加改造就可以当钟表使用,而且精准度在当前这个年代已经算是一等一的了。

“太白凌日!”尹皋本身也是当时一等一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稍加思索便明白里面的原理,实际上操作起来能不能实现不好说,但是理论上没有问题,现在的问题就是——太白凌日什么时候来。

“最近一次有太白凌日的记载,还是周王(周赧王)十年(公元前305年,按照时间推算,这一年确实会出现金星凌日的现象)。彗星从天空划过,没过多久,出现太白凌日的现象,楚国唐昧将其记录下来,距今已经近五十年,谁知道下一次太白凌日是什么时候?”尹皋摇了摇头。

他们虽然发现了太白凌日的现象,但并没有总结出来其中的规律。

“我们可能活不到那个时候了,但是你还年轻,还有希望。我们两家的后人在这方面都没什么天赋,所以只能靠你了。等结果出来之后,到我们两人的坟前告诉我们一声就行了。”甘德叹了一口气说道。

即便是当代对天文学研究最深的他们,也不知道太白凌日多少年会出现一次,甚至对这个方法行不行得通,他们心中都没有底。

曾经商周时期,都有专门的官员记录这种天象,不过随着一次次战乱,这些古籍早已丢的差不多了。

要是以前,甘德和石申肯定会将这个问题留给后代,在这个年代,老祖宗临死前叮嘱的事情,只要后人没死绝,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