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赵法(2 / 3)

偏向贵族,文臣制定法律会偏向文臣,大家**都是歪的,**决定脑袋。

只有综合更多人的意见,制定出来的法律相对来说才会更加公平。

赵括不需要像商鞅一样弱民,他要的是共同富裕,况且压榨异族不比压榨自己的同胞更有成就感吗?还不会被骂。….

「大家共同制定?这是个好办法。」魏无忌眼睛一亮,自古以来律法都是由极少数人制定的,即便有不妥之处,其他人也没法改变。

虽然赵国综合这么多人的意见,依然只是极少数人,但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就如同子产铸鼎。

「这件事先不急,等宣布之后再慢慢制定完善。」赵括说道。

这种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即便赵国有这么多人,也要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的功夫,而且颁布之后,后面可能还要根据出现的状况逐步完善。

【鉴于大环境如此,「臣明白。」魏无忌点了点头。

赵括看了看天空,夕阳已经西下,暮色逐渐降临,树叶沙沙,带来阵阵凉意,秋天的晚上还是比较凉的。

「去把书房桌子上面的文书取来。」赵括说道。

很快,贲捧着一摞纸张走了过来。

「后面还有很多,寡人就不一一细说了,都在这里面,相国回去之后,和大家完善一下。本来寡人打算从河套回来之后就交给相国的,恰好相国回魏国,其他人又都有事情,就拖到了现在。」赵括将文件递给魏无忌。

他这些天也不是什么都不干的,既要制定赵国未来几年的计划,又要编纂课本,还要教导学生,把自己不多的数理化知识传承出去。

话说堂堂国君亲自教导学生,天下也就这独一份了。

回到府中,侯赢立刻赶了过来,询问

「大王如何说?」侯赢问道。

「大王没有提魏国的事情,只是和我讨论未来赵国的规划。」魏无忌摇了摇头。

「大王当真仁厚。」侯赢感慨道,换做天下任何一位君主恐怕都不会这么信任一个来自他国的臣子,而且这个臣子还是他国君主的亲弟弟。

他不知道的是,赵括完全就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治国政策又不是技术,偷走了也没用,别人能这么干,不代表你也能这么干。

况且这玩意多得是,后世随便拉来一个大学生都能给你说的头头是道,两小时不带重样的。

你让他们动手实操可能有些抓瞎,但是动嘴,咱从来没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