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奉天殿无小事(2 / 3)

把诸多事情都指示完了,朱见济道:“诸位卿家也看见了,今年开春后湖北就出现了旱灾,若非朝廷这些年存了点小钱小粮,还不知道会造成多少人流离失所。”

群臣:“……”

咱们这叫存了点小钱小粮?

粮食确实不算多。

但钱的话……那可有的说了,只要没钱,就可以增印大明宝钞,关键是增印的大明宝钞还有人买单,直接让中南半岛来承受大明国内的通货膨胀就行了。

….

把增印的钱发到中南半岛,拉回资源,国内很难出现物价飙升的局面。

只要中南半岛在大明掌控之中,大明就能一直吸血。

以后还要加上**……说不定还有日本、吕宋岛、罗斯公国等地,而大明的朝野臣子和天下百姓,是第一次享受到国家外扩带来的利益。

以往国家外扩,不过是为国库增加一些赋税收入,然而这个赋税收入有可能不够朝廷在当地驻军的军费开销。

比如当年大唐的安息都护府。

关键这种外扩还无法长久掌控。

比如交趾就再宣宗年间复国。

但现在大明的外扩,不仅是军事驻军,在经济、**上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掌控,可以说中南半岛要想脱离大明的掌控,除非大明从内部腐朽。

否则没有希望。

而这就意味着,大明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都可以吸血中南半岛,不要太爽。

朱见济继续道:“但其实这些旱灾和涝灾,都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有了预防预警体制,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就能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

旱涝灾的预测其实简单,只要长江和黄河流域的中上游雨量小,那么中下游就可能出现旱灾,而若是雨量太大,则中下游有可能出现涝灾。

都察院右都御史朱英出列,“敢问陛下,是打算在长江和黄河的上游建立观察机构吗?”

朱见济点头,又摇头,“是要建立,但不止是长江和黄河的上流流域,而是整个大明境内,也不止是建立观察机构,还要兼备预测的功能,朕昨日已经和国师、钦天监监正李华商讨过,打算和都察院、大理寺、刑部、太医院一样,钦天监下沉到地方县境。”

群臣闻言大吃一惊。

钦天监可不是一般的部门,这个部门里的人也不是一般的人,是天子和天意的沟通渠道——嗯,其实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但至少表面上钦天监的作用是这